生活中,或許我們常常會被這樣教育,那就是,做人做事要寬容一點,能忍的就忍一下。
世界總不會虧待一個寬厚的“好人”。
當(dāng)然我們必須承認,做一個好人是必須的,它會讓我們遇到更多的福氣。
但是“濫好人”卻是做不得的。
因為,做濫好人,往往只會便宜了惡人,最終好心只能被踐踏,讓自己不僅得不到回報,反而會受更大的傷害。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都應(yīng)該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的好。
年歲漸長,經(jīng)歷得越多,你就會明白,對待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態(tài)度和方式。
對于那些純真善良的人,那么不要吝嗇自己的好;可是對待下面這三種人,則一定要果斷翻臉。
有人說:
“魚游在水里,會忘了有水;鳥乘著風(fēng)飛,會不知有風(fēng)!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這樣的人。
當(dāng)他們從別人身上得到了好處,那么不僅不會見好就收,反而會感覺是理所當(dāng)然,并且還想著從別人身上獲取更多的好處。
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得寸進尺,你退一步他就會進一步,倘若不早點翻臉,那么只會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煩惱。
網(wǎng)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孩,剛參加工作第一天,就被一個同事要求,去公司樓下取這個同事私人的快遞。
當(dāng)時女孩因為第一天上班,工作不是很忙,因此也不好意思拒絕,所以就幫她下去拿了。
可是之后的工作中,這個同事還是會將她自己的事情,要求女孩幫忙做。
一開始的時候,女孩只是覺得或許只是這個同事太忙了,所以也沒有多計較。
可是見女孩沒拒絕,這個同事更是有恃無恐,完全把女孩當(dāng)成了私人助理。
拿飯,泡咖啡等等,只要是費力、麻煩的事情都交給她。
最終女孩在某一天徹底無法容忍,然后翻臉,之后這個同事才變得收斂。
我們常說:
“好心要留給那些懂得承情的人!
那些得寸進尺的人,不僅拎不清,而且貪得無厭,這樣的人,你一天不翻臉,就是在給他多傷害你一天的機會!
電影《教父》里有這樣一句話:
“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無論任何,我們應(yīng)該記住,所有的包容,所有的大度,都應(yīng)該是在底線之內(nèi)的。
一旦當(dāng)對方碰了你的底線,那么一定不要輕描淡寫的妥協(xié),因為你一旦妥協(xié),那么對方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電視劇《我們的婚姻》中,蔣靜怕吃苦,不愿上班,所以就把所有的籌碼壓在丈夫身上,辭職做了全職太太。
在這段關(guān)系中,蔣靜其實一直都在懷疑丈夫在外面廝混。
可是面對一些蛛絲馬跡,她不敢發(fā)脾氣,甚至連質(zhì)問一下都不敢,因為她害怕她發(fā)脾氣會讓這段關(guān)系無法挽回。
可是她的退讓,容忍,最終得到的不是丈夫的收斂,而是變本加厲,最終甚至在被撞破后,她的丈夫依舊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蔡康永說:
“容忍會導(dǎo)致我們不被在意,不在意會使我們失去活著的滋味!
無論任何時候,你都要清醒地知道,有些事情可以讓,可以忍,但是有些事情卻是一寸都不能退讓。
因為當(dāng)你丟掉了自己的底線,那么最終換來的只會是不斷地降低底線,讓自己遭受更大的傷害和痛苦。
《黑名單》有這樣一句臺詞:
“為什么別人敢在你身上做壞事?是因為你讓人覺得在你身上做壞事,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
在這個世界上,多的不是那種鋤強扶弱,而是欺軟怕硬。
有些人,你越是退讓,越是示弱,他不會認為你是大度,而是會認為你軟弱可欺,然后肆無忌憚地欺負你。
曾看過這樣一段視頻:
一個男人和一個鄰居因為一點利益鬧了點矛盾。
當(dāng)時男人感覺兩家人都是鄰居,所以就抱著吃虧是福的心態(tài),然后就承諾把利益讓給鄰居。
就當(dāng)男人覺得,自己都這樣退讓了,那么事情就該結(jié)束了吧。
可是見男人讓步了,這個鄰居不僅沒有罷休,反而更來勁了,不僅要男人賠更多的錢,而且什么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
面對鄰居的不講理,男人真的是被氣到了,然后不僅說承諾作廢,而且比鄰居更不講理,脾氣更大。
見男人變得怒不可遏,鄰居立馬慫了,再也不敢再爭執(zhí)一句。
余華說:
“當(dāng)我兇狠的對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有些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犯“賤”。
你好聲好氣地和他商量,他只會感覺你是怕了他,然后持鼻子上臉。
對待這樣的人,你就應(yīng)該露出鋒芒,當(dāng)你脾氣比他大,表現(xiàn)得比他更不好惹,他才能夠安靜下來,你才能不被欺負。
寬容,大度,是美好的品質(zhì)。
但是好的品質(zhì)要給那些值得的人,對待那些根本就不值得的惡人,你去講品質(zhì),那么這不是君子而是愚蠢。
生活中,倘若你遇到了上面這三種人,那么早點翻臉,才能早點舒心。
END
作者:離雨微涼,一個能理性,能感性,喜歡用文字表達個人觀點,給你帶去心靈治愈,情感解惑,人生感悟的90后撰稿人。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