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詩詞歌賦] 八位總統(tǒng)的書法及詩詞,不可謂不精妙絕倫

4 已有 614 次閱讀   2024-09-10 11:07
八位總統(tǒng)的書法及詩詞,不可謂不精妙絕倫
www.163.com 2020-05-08 18:08
來源:天涯論壇
從1912年到1949年,中華民國歷史上共有八位總統(tǒng),他們是:孫中山(臨時)、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代)、徐世昌、曹琨、蔣介石、李宗仁(代)。他們除了在政壇上叱咤風云外,其實在傳統(tǒng)文化上的造詣也不凡,單就書法與詩詞而言,便是令我們?nèi)缃竦娜撕诡仯?/div>
孫中山
孫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chuàng)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專制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1929年6月1日,國民政府根據(jù)其生前遺愿,將陵墓永久遷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他是一位在海峽兩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華民國尊其為國父、中國國民黨尊其為總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chǎn)黨稱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詩兩首
挽劉道一
半壁東南三楚雄,
劉郎死去霸圖空。
尚余遺業(yè)艱難甚,
誰與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風悲戰(zhàn)馬,
神州落日泣哀鴻。
幾時痛飲黃龍酒,
橫攬江流一奠公。
無題
萬象陰霾掃不開,
紅羊劫運日相催。
頂天立地奇男子,
要把乾坤扭轉來。
孫中山書法手跡
孫中山并不以書法知名,但從他的書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顏真卿、蘇東坡及北碑方面的研究是頗具造詣的。他的書法作品有著不同尋常的神韻——不只有淵博豪邁的氣勢,也有風格儒雅輕松、神韻綿長的行書作品。
從字法字構看,顏體的寬博與厚重仍依稀可見,但已作為一種風格轉換在作品中被“神化”,融化成一種更高的境界;而魏碑的雄強也在作品中被淡化,潛移默化中遵從于行書作品的全部風格。
袁世凱
袁世凱(1859年-1916年),字慰亭,號容庵,漢族,河南項城人,中國近代史上的政治、軍事人物,北洋軍閥的首腦。早年在朝鮮發(fā)跡,歸國后在天津小站督練新軍。清末新政期間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和平退位,并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后當選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tǒng)。他下令解散國會,修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并修改《大總統(tǒng)選舉法》,1915年12月悍然稱帝,建立中華帝國,后來在護國運動的壓力下取消皇帝尊號,不久后去世。他是歷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爭議的是戊戌告密、二十一條、洪憲帝制等事件。
袁世凱詩三首
登樓
樓小能容膝,檐高老樹齊。
開軒平北斗,翻覺太行低。
春雪
連天雨雪玉蘭開,
瓊樹瑤林掩翠苔。
數(shù)點飛鴻迷處所,
一行獵馬疾歸來。
袁安蹤跡流風渺,
裴度心期忍事灰。
二月春寒花信晚,
且隨野鶴去尋梅。
自題漁舟寫真
百年心事總悠悠,
壯志當時苦未酬。
野老胸中負兵甲,
釣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無磐石,
嘆息神州變?nèi)碑T。
散發(fā)天涯從此去,
煙蓑雨笠一漁舟。
黎元洪
黎元洪(1864年-1928年)字宋卿,漢族,湖北黃陂人。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1888年入海軍服役。1894年,參加中日甲午海戰(zhàn)。戰(zhàn)后投靠署理兩江總督張之洞。袁世凱去世后,由副總統(tǒng)繼任總統(tǒng)。1922年,他在直系軍閥支持下復任總統(tǒng)。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為腦溢血在天津去世。黎去世后,以國葬的形式葬在土公山(現(xiàn)華中師范大學東南門附近)
黎元洪詩一首
贊蔡濟民詩
卓哉斯人,蓋代之英。
河山毓秀,江漢鐘靈。
經(jīng)文緯武,取義存亡。
出師未捷,聯(lián)軍變生。
降此鞠兇,奪我元勛。
神州抱痛,楚水無聲。
天荒地老,人往風清。
瞻彼遺像,嗚咽不平。
黎元洪書法手跡
馮國璋
馮國璋(1859年-1919年),漢族,字華甫,河北河間縣西詩經(jīng)村人,明代開國勛臣馮勝的后代,北洋軍閥首領,曾任民國代總統(tǒng)。畢業(yè)于北洋武備學堂,曾任北洋步兵學堂總辦兼督練營務處總辦。1903年中央練兵處任軍學司正使。后歷任統(tǒng)制和第一軍總統(tǒng)。辛亥革命時率領北洋軍鎮(zhèn)壓武昌起義。曾奉命率軍進攻南京,鎮(zhèn)壓“二次革命”。后出任江蘇都督,坐鎮(zhèn)東南。反對袁世凱稱帝,袁世凱死后,黎元洪繼任大總統(tǒng),經(jīng)過國會補選馮為副總統(tǒng),在南京辦公。后黎元洪與段祺瑞府院之爭,引發(fā)張勛復辟,為段祺瑞所鎮(zhèn)壓。黎元洪辭職,馮國璋進京任代理總統(tǒng),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
徐世昌
徐世昌(1855年-1939年),字卜五,號菊人,又號水竹邨人、弢齋。直隸省天津府(今天津市)人,生于河南省衛(wèi)輝府府城(今河南省衛(wèi)輝市),祖籍浙江寧波鄞縣,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馮國璋代理黎元洪辭職所余第一任大總統(tǒng)任期后,1918年,徐世昌獲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國會支持,選舉為第二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大總統(tǒng)。徐世昌曾是袁世凱的支持者,與北洋軍閥關系密切。1931年日本侵占東北后,日本特工人員找北洋派人物勸他們參加偽滿傀儡政權,到1939年6月他死之前,日方幾次設法爭取他的合作,始終為他所拒。
徐世昌詩五首
題宋芝田新疆建置志
昔年左相西征日,
曾遣貔貅百萬來。
大地山川歸掌握,
百年州郡闢蒿萊。
艱難自有籌邊策,
憂患能成著作才。
諸葛星沉誰嗣起,
笳聲吹月照輪臺。
水竹村宴集
歲晚農(nóng)閑萬事輕,
雞豚社酒各言情。
一灣綠水分橋路,
十里青山繞縣城。
避世何人傳樸學,
逃名今日合躬耕。
夕陽扶醉村邊立,
閑聽鄉(xiāng)人話稻粳。
晚晴
瓊島陰陰落照多,
雨添太液晚來波。
鶯簧尚自鳴宮樹,
虹彩猶能散渚河。
一代豪華余石虎,
百年荊棘感銅駝。
莫談往跡唐貞觀,
奈爾蒼生望歲何。
新秋即事
夜涼初聽蟀,午燥尚鳴蟬。
窗靜數(shù)聲雨,畦分一脈泉。
煙云弄柔瀚,風露得清眠。
九曲屏風外,青山臥榻前。
雨中書事
城郭數(shù)日陰,小雨細如絲。
晚霞露赪尾,薄霧掩微曦。
不晴亦不雨,濕云天四垂。
入夜聲瀟瀟,瓜棚雜豆籬。
侵晨看檐溜,庭樹猶淋漓。
秋燥得甘霖,歡舞動群黎。
村村鳩婦鳴,家家驅犢犁。
及時將種麥,菘芥正分畦。
婦稚勤操作,餅餈餉東菑。
忽聞催租聲,不言愁上眉。
徐世昌書法手跡
除了書法,徐世昌也熱愛繪畫,工于山水松竹,“平凡無邪,意趣高古;筆鋒凌厲,狀如削玉;詩畫相映,書畫同體;神韻相連,清爽特殊!逼浞勰ɑ、松竹以及梅、蘭、竹、菊四小人畫,層次俗氣,神韻仙體,在國內(nèi)外聲譽頗高,他的書畫作品曾在中國許多地方和日本等國畫展中展出。
曹錕
曹錕(1862年-1938年),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字仲珊,是中華民國初年直系軍閥的首領,曾靠賄選而被選舉為第三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蘆溝橋事變后拒絕日本所請出面組織新政府,因其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1938年5月病死天津。國民政府在1939年12月追贈其為陸軍一級上將。
曹錕書法手跡
曹錕愛好國畫,特殊擅長畫梅花、山石、螃蟹、一筆虎等。他有一枚曲形章,上刻“一點梅花寰宇心”,每畫完梅花后,便蓋上這枚鈐記。他還有一塊黑石鈐記,上刻“萬代一如”。他畫的畫或書寫的條幅有的右上角常常蓋有一枚章,上寫“弱冠從戎服勞國家四十年歸田年七十往后怡情文字之作”,右下方署別號“樂壽白叟”或“渤叟”。曹錕還常常請來一些文人詩人指導自己的書畫。齊白石和曹錕的友情甚厚,曹的鈐記多是齊白石所刻,鈐記側邊總留有“布衣齊璜”(璜是齊白石的字)四個字。
蔣介石
蔣介石(1887年-1975年),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臺北士林官邸。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同盟國中國戰(zhàn)區(qū)最高統(tǒng)帥、中華民國總統(tǒng)等職。
蔣中正受孫中山賞識而崛起於民國政壇,在孫去世后長期領導中國國民黨達半世紀;其於國民政府時代一直居於軍政核心,領導中國渡過對日抗戰(zhàn)與二次大戰(zhàn),行憲后又連續(xù)擔任第一至五任中華民國總統(tǒng)長達27年,但其政治手腕與獨裁統(tǒng)治亦遭受批評。其從政生涯橫跨北伐、訓政、國共內(nèi)戰(zhàn)、對日抗戰(zhàn)、行憲、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及東西方冷戰(zhàn),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蔣介石詩五首
常平站感吟
親率三千子弟兵,
鴟鸮未靖此東征。
艱難革命成孤憤,
揮劍長空涕淚橫。
雪竇山口占
雪山名勝擅幽姿,
不到三潭不見奇。
我與林泉盟在夙,
功成退隱莫遲遲。
游峨眉口占
朝霞映旭日, 梵貝伴清風。
雪山千古冷, 獨照峨眉峰。
步上峨眉頂, 強消天下憂。
逢寺思慈母, 望兒感獨游。
為夫人題畫
風雨重陽后, 同舟共濟時。
青松開霽色, 龍馬動云旗。
蔣介石書法手跡
蔣介石的書法,既如其人,又如其名,中中正正,形如一介方正耿直的石頭。從他的發(fā)展軌跡來看,蔣介石從小就遭到了優(yōu)勝的傳統(tǒng)正軌教育因此不難揣測他的書法必以工整端嚴見長。
蔣介石以楷書為主,很少寫行書。他的楷書以柳公權、歐陽詢?yōu)楦祝砟暧侄鄥⒁在w孟頫的筆意,頓挫清晰,結體有度,骨力雄強,章法嚴謹,從字體上不難看出他的剛毅、堅韌的倔強性格。他的楷書以方筆為主,橫斜豎直,撇低捺高,表現(xiàn)出瘦硬挺骨、險絕威嚴之風儀。從藝術角度上看,蔣介石的字技法精道,法度嚴謹,但比較內(nèi)斂。
李宗仁
李宗仁(1891-1969),字德鄰。廣西臨桂人,漢族客家民系。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內(nèi)“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行憲后首任副總統(tǒng)、代總統(tǒng)。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李宗仁任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取得臺兒莊大捷,這是對日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軍隊首次于正面戰(zhàn)場取得的重大勝利。1948年中華民國行憲,當選副總統(tǒng)。蔣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總統(tǒng),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國,但最終偕夫人郭德潔于1965年7月經(jīng)瑞士、中東回到北京,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李宗仁書法手跡
他的書法從《圣教序》入手,遍學諸家,取其精華,參以本意,自成一體。李宗仁畢生戎馬,在硝煙和炮火中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死活考驗,再加上數(shù)十年猛烈政治讓步的磨礪,使得他的書法包含人生閱歷,廣受收藏家的青睞。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