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唐朝詩人孟浩然,一直當不了官的原因,機遇來了沒能很好抓住
今天與大家分享: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故事。他雖然早年就有入仕為國家服務(wù)的志向,但是,始終未能如愿,導致一輩子沒有當過任何官。還好最后成為了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一直當不了官的根本原因,是每當機遇到來時,他都沒能很好地抓住,下面就請聽筆者詳細道來。
一.錯過科考佳齡,只顧隱居交友
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陽城中一個薄有家產(chǎn)的書香之家。9歲與弟弟一起讀書學劍,意圖像當時大多數(shù)有志少年一樣,走通過科舉考試入仕的道路,為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
然而,步入青年的孟浩然卻因喜歡隱居生活,以及酷愛作詩,而錯過了參加科舉考試的最佳年齡段。他20歲前后游鹿門山,作《題鹿門山》詩。并基本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詩歌風格;23歲干脆與好友張子容共同隱居鹿門山。
直到先天元年(712年)冬天,張子容科考中了進士,孟浩然才醒悟過來,想去參加科舉考試了,于是在25到35歲期間,他辭別親人,開始遠行,漫游長江流域,廣交朋友,尋找公卿名流的推薦,以求進身之機。

二.科舉不第、靠山不牢
當時士子們參加科考要取得好名次,并謀取好職位,除了自己成績好外,還必須找有權(quán)勢的名人或大官,作為靠山才有把握達到目的。孟浩然也隨大流,曾經(jīng)找過二個靠山,但是運氣都不好。
開元五年(717年),孟浩然游洞庭湖時,見到了當朝丞相張說,在登岳陽樓后,立即作《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獻給他,并希望丞相推薦自己?墒遣磺,張說被貶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了。孟浩然只得居家,作詩慨嘆自己的清貧和失意,渴望有人向皇帝引薦。
開元十二年(724年),孟浩然36歲時,又找到韓思復(時任襄州刺史)、盧饌(為襄陽令),并與他們結(jié)為忘形之交。可第二年,韓思復就逝世了。孟浩然便直接趕往洛陽(其時唐玄宗在洛陽)求仕,結(jié)果滯洛三年,一無所獲。

開元十五年(727年),孟浩然第一次趕赴長安進行科舉考試,開元十六年(728年)初春,在長安作《長安早春》詩,抒發(fā)渴望及第的心情,當年孟浩然39歲,然而,第一次科舉沒有成功。
接連找靠山不穩(wěn),及科舉考試不順利,讓孟浩然痛苦不堪,在痛定思痛后,他認為結(jié)交當時聞名的詩友,也許是一條出路。于是,自從在開元十四年(726年)夏秋間,他于維揚一帶結(jié)識了李白后,又于開元十六年(728)與王維結(jié)交,王維為孟浩然畫像,兩人成為了忘年之交。
三.錯過皇帝面試,賭氣爽約赴京
當舉進士不第后,孟浩然仍留在長安四處獻賦以求賞識,他曾在太學賦詩,結(jié)果名動公卿,所有聽者為他傾服、擱筆。由于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自邀請他進入內(nèi)署,當時剛好唐玄宗來了,孟浩然驚恐地躲到床下。王維不敢隱瞞 ,只得據(jù)實奏報玄宗,皇帝久聞孟浩然名聲,就詔命他出來見面。

孟浩然居然一反常態(tài),全無在太學時賦詩的風采,他自誦其詩,甚至出現(xiàn)了“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聽后,非常不高興,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庇谑,孟浩然錯過了最佳的入仕機會,還被放歸襄陽。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長安求仕,又一次不仕,只得黯然返回故鄉(xiāng)。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韓朝宗為襄州刺史時,十分欣賞孟浩然,于是邀請他參加飲宴,并準備向朝廷推薦他,孟浩然因考慮到上京干謁張九齡未果,認為作為刺史的韓朝宗也無法讓他入仕,便以要接待詩友為由賭氣爽約,沒有按照約定赴京。從而再次丟掉了從官的機遇。
四.終歸隱江湖,成著名詩人
多次求官不成的孟浩然,對官場失去了信心,最終回歸他的隱居生活,將主要精力放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他的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并且成長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結(jié)束語:
唐代詩人孟浩然,雖然早年就有入仕為朝廷服務(wù)的志向,但是,始終未能如愿,導致他一輩子沒有當過任何官。還好最后成為了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一直當不了官的根本原因,是每當機遇到來時,他都沒能很好地抓住。如他在黃金時段,沒能適時參加科舉考試,而是太早地過上了隱居生活;參加考試時準備不充分,導致兩次都沒有通過;當皇帝“面試”時,沒能很好抓住良機,反而弄巧成拙,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后繼有大臣要推薦他時,又好高騖遠,不想從小官及基層做起。
孟浩然的著名詩歌值得人們欣賞與學習;但是他沒能腳踏實地,認真準備關(guān)鍵考試,特別是當機遇來臨時,沒能好好抓住的不良做法,我們應當引以為戒。我們應該珍惜現(xiàn)代美好時代,認真學好各項本領(lǐng),爭取為祖國建設(shè)、人民安康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chuàng),歡迎關(guān)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