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3日5時35分,處暑節(jié)氣至。八月將末,三伏已盡。時光之珠捻轉(zhuǎn),處暑節(jié)氣,一身清朗,淡步而來。由夏入秋,在不可逆的歲時變遷中,有不舍、有遺憾、有收獲、有想念、有樁樁件件未完待續(xù)的故事等著你我,在秋風中寫就。
圖源網(wǎng)絡
二十四節(jié)氣當中,按照炎熱程度來排序,第一名是大暑、第二名小暑、第三名是立秋。所以對于苦熬盛夏的人們來說,立秋只是名字給人了一種精神寄托,而處暑才是送來真實涼爽的節(jié)氣,所以處暑的人緣兒特別好。
處暑時,北方的雨季結(jié)束了,暑季也結(jié)束了,天氣變得干爽了。所以在北方,處暑如果稱作“秋爽”節(jié)氣,或許更為貼切。
處暑·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
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但人們發(fā)現(xiàn),鷹常常將把所獵之物碼放在一起,“殺鳥而不即食,如祭然”,就像是人們將各種美食先供奉給神靈和先祖的祭祀一般,古人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示有先”。
圖源網(wǎng)絡
二候,天地始肅
天地始肅,是一個難以量化的節(jié)氣物語,它是指天地的表情開始變得嚴肅了,氣肅而清。在古人看來,上蒼對于我們,是嚴慈相濟。春和夏,體現(xiàn)的是慈;秋和冬,體現(xiàn)的是嚴。
圖源網(wǎng)絡
三候,禾乃登
“禾乃登”,泛指谷物開始成熟,但這個時候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成熟了!昂棠说恰碧刂附缴琊⒌摹梆ⅰ保鳛槲骞戎,在處暑時節(jié)率先成熟。
圖源網(wǎng)絡
處暑·民俗
放河燈
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活動,在水中放河燈,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圖源網(wǎng)絡
開漁節(jié)
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意味著漁業(yè)收獲。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會停留在漁場周圍,魚蝦貝類發(fā)育成熟。浙江沿海每當此時會舉行隆重的開漁節(jié),歡送漁民駕船出海。
圖源網(wǎng)絡
煎藥茶
此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兩廣地區(qū)有煎涼茶的習慣,先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后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在清熱、去火、消食、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
圖源網(wǎng)絡
處暑·養(yǎng)生
飲食:注重清潤、增酸少辛
暑、濕、熱、燥交結(jié)在一起,人很容易生病。不少朋友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頭發(fā)枯燥、皮膚緊繃、眼睛干澀、咳嗽、大便干結(jié)等問題,這些都是燥氣傷肺的變現(xiàn)。秋氣應肺,肺喜潤惡燥。因此,處暑飲食養(yǎng)生應注重“清潤”二字。
多吃鮮嫩多汁的瓜果
秋季正好是瓜果豐收的季節(jié),有很多新鮮的時蔬水果上市,這時我們可以多吃黃瓜、西紅柿、胡蘿卜、甘蔗、馬蹄、葡萄、雪梨、柿子、柑橘等甘潤多汁的時令瓜果,清涼潤燥,補充人體缺失的水分,還可以為身體補足各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
圖源網(wǎng)絡
多吃滋陰潤肺的湯水
冰糖雪梨水、百合蓮子湯、茅根竹蔗馬蹄水可以經(jīng)常煲來喝一喝。芝麻、核桃、鮮藕、蜂蜜、梨、百合、銀耳、柿子等滋陰潤肺養(yǎng)血的食物,可以在秋季多吃些。但要注意,梨、藕性涼,最好煮食。另外,日常飲食中仍要多吃酸味食物,少吃油膩辛辣,避免上火等問題,加重秋燥。
圖源網(wǎng)絡
起居:早睡早起,每天多睡1小時
處暑開始,暑氣消退,晝夜溫差變大,此時應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每天比夏季多睡1個小時。早睡可避免秋天肅殺之氣,早起則有助于肺氣的舒暢。
對于中老年人難入睡容易醒的問題,可以在睡前通過熱水泡腳,來起到潛陽納氣、安神助眠的作用。
泡腳后還可以對腳底涌泉穴進行按摩,補腎益精、健體延年。另外,睡前不要觀看恐怖、懸疑等視頻,也不宜嬉笑打鬧,以免情緒激動影響睡眠。
圖源網(wǎng)絡
運動:鍛煉不可少,強度要適當
處暑時節(jié)天氣漸涼,運動鍛煉可以選擇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極拳等強度比較溫和的方式進行,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還能起到排出體內(nèi)濕熱、緩解秋乏的作用。
久坐一族可以站起身到室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多動動脖子、伸伸懶腰,能舒緩肌肉韌帶僵硬,減輕肩頸及腰腿疲勞,還可以提神醒腦。
但需要注意的是,秋季宜收,運動要適度。適當鍛煉能增強機體的應激能力,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tài);但若運動過度,能量消耗過大,反而會增加身體耗損,不利于身體健康。
圖源網(wǎng)絡
衣著:適當秋凍,避免過早添衣
處暑時期,暑熱尚未完全退盡,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扒飪觥笔菫榱俗屔眢w能夠適應由酷熱暑天到寒冷冬季的一個過渡,但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應該及時增減衣服。
此外,還要確保室內(nèi)通風,白天只要室內(nèi)溫度不高就不開空調(diào),可以開窗讓空氣流動,保證空氣的清新。
圖源網(wǎng)絡
保暖:注意護好肚臍,避免寒氣入體
肚臍是人體最薄弱的部位,對外部刺激非常敏感,最容易感染風寒疾病。若防護不當,寒氣都很容易侵入人體,引起消化、生殖等系統(tǒng)的疾病。因此,除了根據(jù)天氣變化增添衣物、晚上睡覺注意覆蓋腹部外,還可以通過按摩肚臍來養(yǎng)護身體。
方法:先將雙手掌心搓熱,然后上下重疊放在肚臍上,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分別揉按100次即可。
圖源網(wǎng)絡
處暑·心語
處暑至,自此,那一籠屜的暑氣才算真正在消退,雖然秋老虎還是厲害,但是天地間的風致已然不同。
觸眼所及,是滿目“清”朗:秋光清淺,秋水清澄,秋聲清切,秋人清顏。在這樣的時節(jié),我們似乎應該“看見”更多。
“看見”詩意流深的外在
初秋的云,不似盛夏的濃云密布成塊,而是疏散自如,一朵朵溫柔恬靜,懸浮于晴空,盡得超然之趣。觀久之,可開闊心胸。初秋的雨,不再以“勢”奪人,雨打芭蕉,雨落梧桐,沾惹了草木的情緒,多了一種無言的述說。細聽之,可靜心神。
“看見”躁動過后的本心
金風送爽,卷走了纏綿天地間的溽熱與炎威,也廓清了人心頭郁積的悶躁。在這個起承轉(zhuǎn)合的時節(jié),不妨品一杯好茶、讀一本好書、聽一段雅樂,理清冗亂的思緒,盤好下一程的打算,在靜心開悟的時空里漸生歡喜。
愿你我,于伏去秋來際,不負光陰的啟示:有風輕云淡的心情,有珍惜歲時的加倍努力。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