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對聯(lián),讓人拍案叫絕
2016-04-05 詩詞世界
詩詞世界,中國最大的詩意平臺!
歡迎關注,微信號:shicishijie
作對聯(lián)為從事舊學之基礎,但搞得不好,皆成陳辭套語,容易千篇一律,無真意可言。有時為求對仗與音韻,以文害意,更是難免。用白話文作對聯(lián),不但比較自由,而且讀者也容易理解。
白話文入對聯(lián)始于五四前后。軍閥混戰(zhàn)時期,有一副盛傳一時的對聯(lián):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勿分南北;
總而言之,統(tǒng)而言之,不是東西。
此聯(lián)為憤世嫉俗之作,憤“民國”,斥“總統(tǒng)”,把全國一團糟的狀況,一舉而渲泄以出。
1918年,毛澤東在湖南長沙第一師范學校讀書,當時校方對體育課很不重視,連每天上午10分鐘的課間操也不搞,繁重的課程壓垮了同學的身體。這一年,竟病死了7個。在為死者舉行的追悼會上,毛澤東作了一副對聯(lián):
為何死了七個同學?
只因不習十分鐘操。
1931年9月15日中央蘇區(qū)第三次“反圍剿”的最后一仗,紅軍高級將領黃公略不幸中彈犧牲。在追悼大會上,毛澤東滿懷哀痛,親筆撰寫了一幅挽聯(lián),懸于會場兩側:
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降。
革命戰(zhàn)爭有功,游擊戰(zhàn)爭有功,畢生何奮斗,好教后者繼君來。
毛澤東的白話文對聯(lián),雖不象他的詩詞那樣嚴律,但仍不失為革命的號角,戰(zhàn)斗的武器,聯(lián)中的珍品。
1931 年詩人徐志摩乘飛機在濟南遇難,出身翰林的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一反平時為人溫柔敦厚,嚴謹“拘墟”之態(tài),寫下了一幅挽聯(lián):
讀詩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參透了,隨遇自有樂土。
乘船可死,驅車可死,斗室坐臥也可死,死于飛機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
此聯(lián)豁達自然,,如談玄理,頗有魏晉風度,是白話文對聯(lián)的上乘。
1927年北伐期間,一次武漢國民政府邀請馮玉祥將軍出席會議,時間訂于某日下午三時正,馮玉祥按時到達會場?梢豢,會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只見桌上擺滿高級香煙和糖果,琳瑯滿目。直到下午五點,國民政府要員才慢騰騰地走進來。 馮玉祥很是氣憤,當場作一對聯(lián):
三點鐘開會,五點鐘到齊,是否革命精神應該如此。
一桌子水果,半桌子點心,忘了前敵將士饑餓未曾。
幾句口語,明白如話,卻入木三分地刻畫出國民政府大員官僚主義和享樂主義的作風,讀來令人解頤。
現(xiàn)代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寫了很多對聯(lián),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白話文對聯(lián),至今還被人所贊頌。
捧著一顆心來;
不帶半根草去。
這是陶行知撰寫并懸掛在自己辦公室里的一副白話文對聯(lián)。上聯(lián)抒發(fā)了自己為民謀利,赤膽忠心,全心全意的坦蕩情懷。下聯(lián)表露出自己大公無私,不置家產(chǎn),鞠躬盡瘁的堅定信念。他的一生實踐證明他不愧是一位捧著心獻給人民的教育家。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這副對聯(lián)是陶行知在1945年為廣東大浦百侯中學撰寫的校歌中的兩句話,此聯(lián)文提出了對教師和學生的希望,體現(xiàn)了陶行知在教育思想上富有創(chuàng)見,在教育實踐中勇于探索的精神。
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白話文對聯(lián),摘錄如下:
池中蓮苞攥紅拳,打誰
岸上麻葉伸綠掌,要啥
沒甚來由,敢向江邊賣水
有些意思,故來錦上添花
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窮鬼哥快出去,莫要糾纏小弟
財神爺請進來,何妨照看晚生
將眾山移開,東海在前、昆侖在后
讓一閣獨立,清風有主、明月有家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喝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百年一剎那,把等閑富貴功名,付諸云散
再來成隔世,望這般夫妻兒女,切莫雷同
咦,哪里放炮
哦,他們過年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