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訊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一生都不合時宜,卻又堅定地與他的時代搏斗的人 搜狐文化 2025-03-28 10:59 你是否曾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感到迷茫?是否曾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遭遇挫折,甚至懷疑自己的選擇?如果你也曾有過這樣的困惑,那么王健文的《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將為你帶來強
-
原創(chuàng) 不讀蘇東坡,不知人生何苦?深度蘇東坡,方知世人皆苦 喬鴻浡 2025-03-30 15:30 本文為《百位歷史文化名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紀錄欄目 01.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元豐五年,公元1083年7月
-
原創(chuàng) 盛 偉 |《金瓶梅》對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影響(上) 金學界公眾號 2025-03-30 10:32 明朝嘉靖年間長篇小說《金瓶梅》的問世,在中國小說發(fā)展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結束了長篇小說以“史傳”題材為中心的局面,開創(chuàng)了“人情小說"之先河;它對清朝兩位著名的文學家蒲松齡、曹雪芹的影響尤
-
藝術開卷|清初遺民繪畫中的志向和性情 澎湃新聞 2025-03-28 09:18 藝術史學者巫鴻的“中國繪畫”系列近期迎來了收官之作——《中國繪畫:元至清》。本文選摘書中“遺民繪畫”一節(jié)。明清之際的朝代變革造就了中國美術史上最深刻、藝術性最高的遺民繪畫。明清的交替不是一般的改朝換代,滿族征服者頒
-
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 群書治要 2025-03-29 13:57 中國哲學的智慧長河中,“中庸” 二字始終閃爍著溫潤而深邃的光芒。它既非平庸妥協(xié)的生存術,亦非模棱兩可的折中主義,而是儒家對宇宙秩序與人類實踐的終極洞見 —— 在變動不居中尋得恒常之道,于日用倫常處彰顯高明之境。馮友蘭先生
-
天下將治,則人必尚其行;天下將亂,人必尚其言。尚行則篤實之風行焉,尚言則詭詐之風行焉 群書治要 2025-03-29 14:50 —— 從言行之辨看文明的興衰節(jié)律 《周易》有云:“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fā),榮辱之主也。” 言行之辨,從來不止于個體修養(yǎng)的范疇,更折射著時代精神的深層脈動。清代思想家
-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群書治要 2025-03-28 23:21 ——論“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文明密碼 一、遠古篝火:文明初曙的互助基因 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九千年骨笛,孔洞間仍存先民指溫?脊艑W家發(fā)現(xiàn),這些笛孔間距竟暗合《河圖洛書》數(shù)理,吹奏時可模擬鳥獸和鳴。在猛犸象游蕩的冰河世紀,正
-
原創(chuàng) 《沁園春·雪》發(fā)表之后,很多人作詞唱和,獲毛主席稱贊的僅一人 元小二說歷史 2025-03-28 13:30 一九四五年,毛主席的《沁園春·雪》發(fā)表之后引發(fā)轟動,蔣介石立即發(fā)動了宣傳機器,試圖以“和詞”的方式曲解毛主席的本意,誣蔑他“有帝王思想,想效法唐宗宋祖,想稱王稱霸”。 無奈蔣介石的
-
【嶺南文史】近代嶺南文化大家鄧爾雅:在金石中尋根,于變革中傳燈 金羊網(wǎng) 2025-03-28 06:40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善茵 朱紹杰 通訊員 任海虹 圖/莞城美術館 “沒有四舅鄧爾雅,便沒有容庚!敝盼淖謱W家、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容庚生前屢屢如此感慨。容庚是名動天下的學者,他這句話
-
原創(chuàng) 國學大師南懷瑾:脾氣越倔強、越硬的人,命運多半越悲慘 周志慶 2025-03-26 13:30 人有沒有本事,一眼就能看穿!國學大師南懷瑾告誡:“脾氣倔強、越硬的人,記住命一定很悲慘,越是較勁的人命越不好! 正如人有沒有本事,一眼就能看穿! 國學大師南懷瑾是一位中國的文化學者、哲學家和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