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賞 | 秋季中國畫提名展——余濤
藝術博物館 | 美術展覽 | 文創(chuàng) | 公共教育 | 綜合服務
展覽名稱
秋季中國畫提名展
支持單位
海南凱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開幕式時間
2024年10月22日上午10:00
展覽時間
2024年10月20日—2024年10月28日
展覽地點
亮寶樓

抱樸懷真的守望者
文/劉謙
繪畫藝術是用最形象的載體,闡發(fā)人生夢想,揮灑生命激情的最簡單的深刻。
藝術史上任何富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藝術家,無不在畢生追求著美對于人心的打擊,這種打擊就是美的感染、啟悟與吸引,就是藝術不竭的魅力。藝術的魅力,如同行走在暗夜里的燈火,既照亮前路,也映襯出深不可測的背景。
面對余濤的畫,我不由得再次想到這些。在今天這個騷動、浮躁功利的時代中,守拙緘默的余濤,像一位曝曬在陽光下汗透肺腑的農人一樣,傾心地守望著自己的土地,經受著磨練。他的存在,猶如羅布茨基的那匹黑馬,或許有人說這匹黑馬現在還置身于黎明前的地平線,只有少數人能看見他,但他畫面中的黑白色彩,蒼潤曲直、濃淡稀疏,他所選擇的語言符號、花藤枝蔓、虛實點線,不但在加強著人們對于生活的感觀,而且拷問著關于生命的記憶、榮辱、尊嚴、感激和敬畏。
余濤展示給我的雖只是部分近作。但這一幅幅連貫而來的圖畫意趣天成,大氣磅礴,跌宕著不屈的意志與旺盛的活力,充滿了大地之子的靈性。枯榮交替,悠然遠眺,時空轉換,萬物通靈。這是一個多么豐富而簡單的世界啊!在這個世界里,飽含著余濤這個歷經坎坷的奮斗者的心路歷程。亦或這才是余濤的畫魂。
誠然,任何個性風格的形成都有一個艱難的提升過程。余濤的畫正處在這樣一個劇烈的蛻變期。但是我相信經過“畫里畫外”這樣一個過程后,余濤會在時光的夢中畫出自己的世界。

作者: 余濤
作品名稱:《夜空靜悄悄》
作品尺寸: 138cmx68cm

作者: 余濤
作品名稱:《南國珍果》
作品尺寸: 138cmx68cm

作者: 余濤
作品名稱:《清池秋煙》
作品尺寸: 138cmx68cm

作者: 余濤
作品名稱:《雄姿》
作品尺寸: 138cmx68cm

作者: 余濤
作品名稱:《威靈仙枝映云間》
作品尺寸: 138cmx68cm

作者: 余濤
作品名稱:《清晨之歌》
作品尺寸: 138cmx68cm

作者: 余濤
作品名稱:《蒼榕積翠》
作品尺寸: 138cmx68cm

作者: 余濤
作品名稱:《碧水清波》
作品尺寸: 138cmx68cm

作者: 余濤
作品名稱:《春雪玉影清無塵》
作品尺寸: 138cmx68cm

作者: 余濤
作品名稱:《馳》
作品尺寸: 138cmx68cm
淺議創(chuàng)作體會點滴
余濤/文
寫意花鳥畫創(chuàng)作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基點:一是品味、格調和意境,二是筆墨和形。品味、格調和意境取決于創(chuàng)作者的氣質、修養(yǎng)、閱歷、審美等;筆墨與形指基本功,落墨之形及造型。
白石老人說:“善寫意者,專言其神”,“寫意而后寫生,自能形神俱現......”。創(chuàng)作過程需要對生活長期寫生和深入細致地觀察。認識物象之生氣,目識心記,充足能量,格物致知,掌握由生到熟,由熟轉生的過程。使目中之物象,至心中之物象,變物象而心象?陀^理性強調形的“似與不似”和造型的“面面觀”,自然頓悟物化屬于自我心象的符號。通過高度概括和提煉慘淡經營,運用筆筆生發(fā)規(guī)律的創(chuàng)作思路,筆隨心入,使心靈迸發(fā)升華至“天人合一”的境界,實現“畫中有我”的個性特征。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始終提醒務必克服和擺脫圖式重復或重組的慣性,始終注重創(chuàng)作與人文關系,毋隨大流。注重作品的精神內在,加強其情感感染力、精神穿透力和積極向上的意識,真正理解“筆墨當隨時代”理論的內涵。
石濤說:“我自為我,自有我在”,這就是數十年來自己所追求而未能所達的創(chuàng)作理念。
“自笑平生苦吟,寫不盡此花風度”,守拙丹青,抱樸懷真,此乃創(chuàng)作之要也。
本次展覽共展出國畫作品共計100余幅,展至10月28日。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