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碑帖:米芾草書《中秋詩帖》,得古人筆意
米芾《中秋登海岱樓作詩帖》,又稱《中秋詩帖》,紙本,草書,縱25.2厘米,橫36厘米,現(xiàn)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米芾是晚年的草書作品之一。
米芾《中秋登海岱樓作詩帖》
米芾是宋代“尚意”書風的最典型代表,其書法個性鮮明,變化多姿,“沉著痛快”,“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論書之語也不與人同,新見迭出,痛快淋漓,暢快至極,其書學思想與書法創(chuàng)作互為表里?v觀米芾論書觀點,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崇晉卑唐”觀。
在接觸魏晉法帖之前,米芾主要學的是近唐。唐代曾對他影響最大的是顏真卿、歐陽詢、沈傳師、段季展和褚遂良。學唐代諸家之長,為米芾形成自己的獨特書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元豐五年之后,米芾受蘇軾指點,專學晉人,此后便開始留心尋訪晉人法帖,在《自敘帖》中對他領教于蘇軾之事只是輕描淡寫:“覺段全繹展《蘭亭》,遂并看(法帖),入晉魏平淡!彼^的“入晉魏”,主要指的是二王。這成為米芾書法的重要轉(zhuǎn)折點。
米芾為搜求魏晉法帖,甚至巧取豪奪,遭人譏笑。為了獲得王右軍的《王略帖》花費了十五萬錢,竟至“典衣”。在現(xiàn)存十余首米氏詠書詩中,就有四首是歌詠王羲之書法的,而詠王大令書法只有兩首。在《王略帖贊》中米芾寫下這樣的贊詞:“煙華淡濃動彷徉,一噫萬古稱天章。”而在《跋蘭亭》一首中,他說:“猗歟元章,守之勿失。”《宣和書譜》更說他“書學羲之……名其所藏為寶晉齋。”他曾說《王略帖》為“天下第一帖”,認為《蘭亭序》“神助留為萬世法”。
注:依古軒畫廊整理發(fā)布,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