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標|文
齊白石畫的猴又呆又丑,一改毛色卻賣了460萬,網(wǎng)友:神來之筆!
▲齊白石國畫《葫蘆螳螂》。
齊白石是國畫大師,在中國已故藝術家中,每年的書畫成交額都在二三十億,不是百位已故暢銷藝術家中的老大就是老二。他畫畫不僅擅長寫意,而且工筆也很精到,尤其一幅畫中既有寫意又有工筆,那絕對是神品。
▲齊白石國畫《靈猴獻壽圖》局部。
但是也有一個特點,齊白石畫小東西,無論寫意工筆都能畫得活靈活現(xiàn),比如魚鱉蝦蟹,花鳥草蟲,梅蘭竹菊,但是一到大一點的家伙,比如雞鴨鵝,羊豬狗,牛馬虎,還有高山流水,就畫不好了。這主要原因,是他繪畫追求神似,形似與不似都無所謂。
▲齊白石國畫《長壽》局部。
▲齊白石國畫《公猴》局部。
大家的邏輯是,齊白石當年在鄉(xiāng)間給人畫畫像謀生多年,可見功底很扎實,既然如此那肯定是故意為之。沒有人會覺得他畫不好,是求拙求樸,這也是正常的。當然這都是懂畫的專業(yè)人士的看法。對老百姓來說,你畫什么還是應該像什么,當然,除非你畫的很有趣,讓人一看忍不住想笑,或笑出聲,這個可以除外。
▲齊白石國畫《豬》。
其實,齊白石還是有絕活的。比如,他明知自己畫的猴子不夠精靈神通,形不足神來補,神不夠,又拿什么來補?方法無非是“加”和“變”兩種。
▲齊白石國畫《駿馬》。
加,就是往畫里加東西,而所加的內(nèi)容必須達到以強補弱的效果,對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風俗都很精通的齊白石來說,這個容易做到。比如,光畫只猴子自然不行,加只桃子,就成了猴子獻壽,寓意多好啊!而且這畫桃子也是齊白石的強項,與畫蝦畫荷并稱他的三絕。
▲齊白石國畫《仙桃圖》。
尤其是齊白石晚年畫的桃子,喜歡把桃子畫得很大,一只挎籃里只放兩三個桃子,每只桃子都大如皮球。盡管看起來與桃樹上的枝葉、或與挎籃的比例很不協(xié)調,但是之所以要畫得這么夸張,這就是齊白石借鑒民間藝術,從壽桃的角度來突出桃子的形象,桃子越大吉祥和喜慶的用意就越濃越強。所以,他在畫猴子捧著桃子的時候,也是把桃子畫得大大的,這樣的畫面猴子怎么樣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獻的壽桃要夠大夠紅狗喜慶。
▲齊白石國畫《金猴獻壽》。
而變,就是改變。要變的自然不是桃子了,而是要在猴子身上尋求改變。比如之前他畫的猴子,不是墨黑色,就是金色或棕褐色,而且這也是大家常用的設色。要想給畫面添新意,首先要符合傳統(tǒng)的審美,齊白石就借鑒了象征延壽的仙鶴,把猴子改成了白色的猴子,這就不一樣了,普通的一只猴子變成了仙猴、靈猴了,這是長壽的象征,加上壽桃,自然是絕配了。齊白石按照這個思路畫的一幅《靈猴獻壽圖》,在今年的西泠印社拍賣中,拍出了460萬元。
▲齊白石國畫《靈猴獻壽圖》。
網(wǎng)友看了這幅國畫,盡管畫面非常簡單,一只全身白色的猴子抱著一只超大的壽桃,蹲在地上扭頭往后看,一副老態(tài)龍鐘的神態(tài)。但是很多網(wǎng)友細看之后,都為齊白石畫的這只猴子驚到了,這也太有創(chuàng)意了。一身的白色體毛和老態(tài)龍鐘的神情,那就是長壽的象征,尤其那只超大的壽桃,雙重長壽的寓意,讓原本簡單的畫面充滿了吉祥的氣氛。尤其是扭頭往后看,這是耐心地靜待壽星步入中堂,回味十足。這簡直是神來之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