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愛痕湖》局部
畫面描繪的是遠眺亞琛湖的所見:前景為青翠的山巒,后景則一泓湖水,掩映其間;湖的后岸,又有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采用的手法,乃張大千開一代畫風的“潑墨潑彩法”。這是張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藝術與中國傳統(tǒng)文人藝術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現(xiàn)代的語言,對北宋雄偉山水的現(xiàn)代性翻譯。
張大千《瑞士雪山圖》
成交價1.6455億元
此幅《瑞士雪山圖》創(chuàng)作于1965年,是張大千極為罕見的潑墨潑彩巨幅精品。張大千將中國畫潑墨大寫意風格與世界抽象畫潮流相結合,開發(fā)出走向個人創(chuàng)作巔峰的潑墨潑彩畫風,法古變今,大膽創(chuàng)新,這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舉。
《瑞士雪山》以濃墨潑出雄壯的山頭,再以石綠石青等色點潑其中,充滿了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神韻,看似現(xiàn)代與抽象,卻不露半點西方繪畫的痕跡。在這幅潑彩潑墨作品中,突出表現(xiàn)的是墨跡、色暈,甚至很少有筆跡,追求的是畫法形式和詩韻意境,東方美與西方美就這樣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張大千《桃源圖》
成交價2.71億港元
這幅作品是張大千晚年潑墨潑彩畫的代表作。
創(chuàng)作《桃源圖》時,張大千居住的臺灣臺北近郊外雙溪,因旁邊的房屋與遷入者增多,變得不再幽靜。張大千有感于此,畫了此幅心中的《桃源圖》,并在畫上題詩聊以自我寬慰:種梅結實雙溪上,總為年衰畏市喧。誰信阿超才到處,錯傳人境有桃源。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