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方志四川)
歡迎關(guān)注“方志四川”!
一、杜甫草堂
你
從烽火連天的三月
翻越艱難的蜀道
終于
可以在浣花溪畔結(jié)廬
從此
你的心變得像草堂外的溪水一樣溫存
與錦官城結(jié)下一段溫柔的淵源
你的詩歌意象飛揚
那樹上的黃鸝
那天上的白鷺
那窗外的雪嶺
那門外的舟船
那春夜的喜雨
那秋日的狂風
那忠烈的武侯
那鄰居的花蹊
還有
你佇立柴門 遙望長安的憂傷
你坐在大廨 批閱文牘的繁忙
你荷鋤園圃 耕耘時光
你邀約友人 奇文共賞
你推窗望月 思念故鄉(xiāng)
……
詩人呵
你的宿命是流浪
當聞?wù)f大唐的軍隊收復(fù)北方
你
端起酒杯 面對月亮
吩咐妻子收拾行裝
草堂和故園
終成你不歸的夢鄉(xiāng)
二、成都錦里
時間潮水般漫過大街小巷
在木門開啟的瞬間
一道風景
斑駁形形色色的眼睛
所有的是非成敗皆成記憶
在發(fā)黃的書頁中沉沉睡去
我的到來只是一粒小小的塵埃
散落在你幽幽的小巷深處
在時間的泛濫里
成為街角沉默而孤獨的石椅
所有的吟唱
所有的風云
連同皮影和市聲
靈動在夕陽的余輝下
潮濕的聲音和征伐
脆響在你每一個角落
懸垂的風鈴在悠閑地吟唱
纏繞在木門的門環(huán)上
發(fā)出清脆空空的聲響
木門緩緩關(guān)閉……
三、在西嶺雪山
寒冷比積雪的融化還要匆忙
負債累累的江湖和心臟
每一次轉(zhuǎn)彎、停留
都得仰望
才能接住大師微茫的目光
還有白鷺的飛翔
和風雪中溫暖的傳話與期盼
鋪天蓋地的風
鼓動來自東吳的帆
是奔流水不息的時光帶給我無盡的幻想
就讓這激怒的風雪抽打山的脊梁
洶涌的遺恨
就這樣用石頭來承受和占領(lǐng)
我的攀登是一種姿勢
也是靈魂的洗滌
當最后一片幻想的樹葉枯黃
我一生的宿命注定在山頂
詩歌會使我的生命無限延伸
甚至永遠飛翔
那些陰陽怪氣的石頭
積雪將掩飾它們頑固的丑陋
饑餓地的詩人
在陽光下翻曬一件件塵世的衣裳
西嶺雪山會發(fā)出請柬
大師與我立馬卷土重來
盡管世事變遷
我對土地和詩歌的眷戀與生俱來
永不改變
四、泛舟錦江
泛舟錦江里 在浣花溪畔
與詩圣為伴 同佳人私語
時光與流水漫過城市的心臟
浸潤歲月的經(jīng)絡(luò)
在詩歌的意境里
漿影碰響漢字的橫梁
浪花
一圈一圈地退去
躲進了錦江的懷里
藏在了杜甫的草堂
有誰知道
秋風秋雨里詩圣的無奈和煩惱
有誰知道
那消瘦的靈魂垂頭在河岸的那個早晨
有誰知道
那不停咳嗽聲真正的病根
而今
沿河的兩岸擁擠著高樓大廈
以狂熱的冷漠
注視往來的行人
用現(xiàn)代的方式將質(zhì)樸的錦江
裝扮得花枝招展
扣舷而歌
問茫茫塵世
將用何物又以何種方式
洗滌塵世里布滿皺紋的心
記住
水
水
上善若水
五、問茶琴臺路
琴臺路,一條茶馬新道
從水中穿透脈絡(luò);氐侥愕哪嗤,
把仕途和心情煮進一壺舒緩的山溪水
一杯問文君,一杯問相如
古琴擦亮了西漢的夜空,
歌聲芬芳了陸羽的天庭
蒙頂澄靜高原,繚繞云霧
琴臺路的水域是茶海的母親
香氣如蘭。
太湖之濱的碧螺春、信陽的毛尖
咸寧的金銀花、西湖的龍井、云南的普洱、
南京的茉莉花
還有武夷山的大紅袍、祁門的紅茶相約
以暗香的方式,與泥土對話,與客人對飲
人淡如菊。
一杯紅茶或綠茶,
從瓷杯中飄出浪漫和高雅
攪動我生活的平淡。茶非寂寞
心事也非綠肥紅瘦。
琴臺路上,學士和英雄偶爾不期而遇
一杯茶,一杯酒,玻璃杯與紫砂壺
水乳交融,唇齒相依。
那些液體的生靈
在舌頭上打轉(zhuǎn)、跳躍
撞擊靈魂的邊緣
為遲來的幸福奔走相告
六、劍門關(guān)
以歷史的名義
行走在記憶的長征中
入關(guān)或者出關(guān)
都以生命的玄機演繹
刀劍的故事
獨守閨閣的思婦
荷鋤嘆氣的父母
在另一個地方擺設(shè)戰(zhàn)場
不會牽腸掛肚的
唯有石頭
以及埋葬生命雄關(guān)的溝壑
七十二峰以沉默的方式
抗議
同室操戈的歷史
延綿不斷
冰冷的劍門關(guān)懸崖
陰沉著刀劍與血肉的交易
駐扎此地
便有一種不測
在今夜的美夢里
將軍與士兵
把勝利視為思鄉(xiāng)的圖騰
明朝日出的時候
生命在另一個世界擁泣
我以人性的名義
抗議
同室操戈的故事
七、陸游在劍門關(guān)
那年你在細雨微風中
被劍門的風景灌醉
連毛驢兒也為你的游興激動
踏出一朵朵暗香浮動的寒梅
在驛外斷橋邊
獨自開放
無意爭春
卻招來群小的嫉恨
回首當年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寒燈下
墻上的龍泉寶劍夜夜怒吼
山窮水盡之后
能否柳暗花明
只有天知地知
那皇帝老兒想些啥子
罷了 罷了
不必再提:
當年走馬錦城西 曾為梅花醉似泥
的英姿豪氣
那傷心斷腸的往事
重游故地
物是人非
死去原知萬事空
何處翩然見驚鴻
八、在皇澤寺想起一個女人
在皇澤寺想起一個女人
關(guān)于她的生世和故事
在嘉陵江的對岸
回眸的嫵媚驚動天地
一脈江水翻越崇山峻嶺
讓北方的漢子和風沙見識了
水的柔情和魅力
故事
常在回頭的夢境里
她的美貌和霸氣注定要驚訝世俗
和歷史
因為她
時間曾一度凝固成盛大和繁華
血腥和智謀一同刺殺
上善若水
以柔克剛的哲學演繹驚心動魄的傳說
一樣的女人
為長舌的男人所恨
作為一方水土和無緣的后世游人
二十元的門票
成為談資和禮品
為故事創(chuàng)造源源不斷的財富
今天
嘉陵江的江水和女人
已經(jīng)沒有了翻越秦嶺的那份閑情
她們向往的是大海
或者霓虹燈的濫情
回眸的鳳凰
故事是一片翠綠覆蓋北國風光
一滴露珠滋潤萬里沙地
你是永恒的話題
遙響在時空的塵埃里
想象盛唐的美麗
九、中秋在江油懷李白
穿過時間的長廊
終點在無法找到的地方
行走與尋找相伴的時光
與你――一代大師
李白相遇
相遇在凝霜的月光
相遇在中秋的故鄉(xiāng)
坐下來
慢慢懷想離人的遠方
在古詩的意境里想起
月的陰晴圓缺
人的悲歡離合
以及驛亭外
菊花的微笑和幽香
我
開始放蕩想象
那菊花微笑的神秘
必定存有難以言說的涵義
心靈與時空的距離
相思在某處藏匿
李白
詩歌使你與我
成為生死相依的兄弟
在星星閃爍的銀河
在月光流浪的天堂
喝酒
唱歌
你自恃海量
豪飲
至今仍然處在
一種似醉非醉的狀態(tài)
成為時間的絕版
后世把你頂禮膜拜
十、在文昌祖庭
千里迢迢
只為朝拜一座古老的廟宇
那位蒼健的老人
飄搖在風雨中
靜觀世事和人心的變遷
檐下的燕子北來又南去
唯有時光陪伴著他
穿過了歲月的紅塵
傳唱著千年的文明
廟前的蒼翠古柏
傲然挺立
那強健的筋骨和滄桑容顏
寫滿歲月的艱難
亭亭玉立的翠竹
在微微寒風中婆娑搖
那清瘦的身子
是你一生的寫照
提示后世的書生守住清貧
作者簡介
蔣德均,筆名文生,宜賓學院文學院研究員、教授,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新詩百年100位最具實力詩人,四川省學術(shù)與技術(shù)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天府人才計劃”文化領(lǐng)軍人才候選人,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
主要研究方向:寫作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與企業(yè)文化。主持或主研市廳級、省部級課題12個。出版《詩歌語言藝術(shù)論》《文學再思錄》等學術(shù)著作5部,文化隨筆集8部,《文生抒情哲理詩選》《與名人為伴》《一江春水》《另一種天問》等詩集24部,部分作品選作985、211和“雙一流”工程大學通識博雅教材,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100余篇,主編或參編高校文科教材5部9冊。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蔣德均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方志四川” (ID:scsdfz)。
投稿郵箱:
2.工作信息:scsdfz@qq.com
3.《巴蜀史志》雜志:bsszbjb@163.com
發(fā)表評論 評論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