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感受》三
不能清楚記得我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古典的東西。只記得在美院時候有些不太能接受太唯美的畫,人有時候就是這般有趣。我在日記里有寫到,大學時候研究的畫家順序和別人不太一樣,從近到遠再到近。從抽象到印象,從現實主義到古典,從20到13世紀的書挑著看,曾經也做過很多筆記,如塞尚,德拉克羅瓦,等大師寫過的文字我也都有做少許的摘記,那是我美院一年級的時候,到了二年級我便沉浸在市區(qū)各大書店的進口畫冊區(qū)域。大三又被學校的豐富的藏書所吸引,旨在看油畫大師的各種精彩圖片。我也不喜歡文謅謅的畫面,更別提惡俗的美。當然這種美排除在古典情節(jié)外,很多朋友總認為中國油畫古典的味道就是旗袍加各種傳統(tǒng)道具的擺放。如果一個畫家愿意嘗試下這樣的創(chuàng)作,僅幾張的話,我想是能探索摸索到一些“古典意識”的大概,如反復復制,那必將遭唾棄。油畫的古典意識是讓畫家有意識跟著筆尖進入到畫面里的一種東西,我看很多前衛(wèi)作品里也有古典意識,比如張曉剛早期的家庭系列,技法也流露著古典的美。而作為寫實畫家,即想有別于當代前衛(wèi)藝術又想區(qū)分于傳統(tǒng)古典繪畫,題材上也該有所探究,比如人物造型和色彩上,這點我一直在做很多思考,比如幾年前畫的意象畫到現實主義的大場面,都是一些學習的流露。跳開這些題材,畫現代女性其實難度很大,服裝款型已經很摩登。但是古典意識在這時候必不可少,不能因為借助創(chuàng)作素材-照片,而失去繪畫性。古典姿勢已不再僅僅是蘭花指和古典紅色裝。哪怕一個乞丐的造型也能畫出古典味道。這需要長期摸索。年輕的畫家永遠被人用來對比前人,這是很悲哀的,如果前人古典油畫畫的再精彩,后人難道不能推進繼續(xù)發(fā)揚?我看未必不可。古典色彩依然得根據畫面需要和情節(jié),或輕或重,或艷或灰,都得根據畫面來定。邊緣線,筆觸,畫面控制力都是“古典意識”的重要體現點。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