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崇明島青年國畫家陸春濤
來源:雅昌作者:孫仲哲
上帝在那迦把水變成了酒!}記
一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餐廳。 幾個服務員小姐正忙碌著把餐桌拼在一起。整整二十五張。 在一旁用餐的老外還沒弄清是怎么回事,一個滿臉稚氣的大孩子已經(jīng)爬上了拼起來的大餐桌,用手捋平桌上的宣紙,然后提一支碩大的筆在勾勒草圖。老外按捺不住了,忘記了手中捏著的刀和叉,紛紛圍到這張?zhí)卮蟮牟妥肋叀?靈感的流云支配著餐桌上的他手中那支碩大的筆,開始在宣紙上運行。 層巒疊嶂,神奇縹緲,巍峨險峻,郁郁蔥蔥,云蒸霞蔚,一丘一壑,變化萬千,風光滿目。 等到《聽瀑圖》畫就,看著那瀑布仿佛真的從崖上垂下,老外皆愕然了。 一位來自埃及的老外有些激動:太美了,太美了,完全可以和我們古埃及墓宏中的壁畫比美。請問,你今年幾歲?求教于哪個美術學校? 那位大孩子有些拘謹:我,20歲,沒上過專門的美術學校。 一位來自水城的意大利老外感慨萬分:你的畫就像我們羅馬和龐貝的壁畫,能打動人。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個藝術院校任職? 我叫陸春濤,在崇明島上的一家包裝廠工作。 老外們似乎不太滿意陸春濤的回答,似乎遠可以和他們國家那些古老壁畫比美的《聽瀑圖》竟出自一個僅20歲,又未受過專門訓練的工廠工人之手,心里多少有點失重。
二
1980年,在縣城工作的父母把春濤從祖父母的懷抱里接走。春濤自己也感覺到長大了?h重點——崇明中學,破格吸收他為正式學生。 這一年,崇明縣舉辦中小學美術作品展覽,陸春濤送去了五張,結果全都得了一等獎,盡管這時陸春濤連畫國畫的宣紙還沒看見過,水墨畫竟用炭精條涂出深淺和墨團團。 在一次美術教師培訓班上,陸春濤認識了前來授課的油畫家柴祖舜先生。柴先生慧眼識才,把陸春濤介紹給了著名書畫家黃若舟老先生。黃老先生考慮到春濤家住崇明,到市區(qū)光乘船就得花兩個多小時,且船每天只有兩班,交通十分不便,雖愿意給春濤以教誨,但不能收他為學生了。 陸春濤人雖小,心里十分明了,這是個天賜的良機,千萬千萬不能失去,只要能得到黃若舟先生的教誨,算不算學生是次要的。于是,在來回于南門和上海的雙體客輪上,每個星期六總能見到陸春濤弱小的身影,腋下總夾著一大卷準備等待黃老先生指點的畫。 黃老先生被陸春濤的誠意感動、折服,破例正式收陸春濤為自己的學生。 陸春濤像是在黑夜中上天都峰,摸到了小徑和鐵索。開始了正規(guī)的花卉草蟲的基本功訓練。
三
1984年7月,陸春濤得知上海外國語學院為適應改革開放,新設美術班招生,他興奮地去報了名,他的基礎證實了他嘗試的可行。他被錄取了。 陸春濤進了外國語學院的美術班后,眼界一下子開闊了。系統(tǒng)的理論、眾多的資料、名師的指導,使陸春濤一下子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他開始對自己以前的畫作重新的審判,對自己以前走過的道路作重新的審視。陸春濤對自己以前的畫開始不滿意了,他不滿足僅僅畫得像了。因為只滿足于形似到亂真,拘泥于無足道的細節(jié)表現(xiàn)的畫家,將永遠不能成為大師。 在老師的指導下,陸春濤有了升騰,他感到了蟬蛻的快感。內(nèi)心世界開始騷動,開始重新在茫茫的天際里尋找自己。他領悟到,真正的藝術家總是冒著危險推倒一切既存的偏見,去表現(xiàn)他們自己所想到的東西。陸春濤的畫風明顯地開始轉(zhuǎn)變了。傳統(tǒng)把鑰匙交給了他,他靠了這把鑰匙躲開陳舊的因襲。同時,他又尊重傳統(tǒng),把傳統(tǒng)所包含的永遠富有生命力的東西區(qū)別出來——對“自然”的愛好和真摯。 陸春濤開始追求意境,追求思想,追求哲學的分解,追求深沉的意識。 他的筆墨開始更為凝重,但又不失瀟灑飛揚、倏忽多變,蕩溢著一股靈氣。格調(diào)清新、雋永,挾著一股青春氣息的波浪,在畫壇上喧唱。 大概由于這樣富有意義的探求與大膽使用所能涉及的形式手段,陸春濤的畫呈現(xiàn)的不再僅僅是純粹的愉悅我們眼睛的美,而是在這一片和諧的背后,隱隱地向我們襲來一陣陣生命力的沖擊。 陸春濤從迷惘、困惑中解脫了出來,他把整個身心鑄入了他真正尋找到的繪畫事業(yè)。在外國語學院學習的兩年時間里,他放棄了一切節(jié)假日,拼命汲取,遨游在藝術的海洋中。在外語學院的第一個暑假,老師給了他四十幅臨摹作品,他竟冒著酷暑完成了一百多幅……
四
上帝在那迦能把水變成酒,那就暗示著我們,人類的精神是可以升華的。 外國語學院兩年時間匆匆結束了。陸春濤帶著錢行健等諸位老師的期望回到了崇明島。陸春濤多么想把自己這兩年心靈的歷程和生命的軌跡作一匯報呀!縣委、縣政府十分支持和理解陸春濤,便支持他和另一位青年畫家聯(lián)袂舉辦畫展。當父老鄉(xiāng)親們看著陸春濤的畫時,不免有些愕然——他成熟了。 1983年,陸春濤的第一幅處女作發(fā)表在《上海農(nóng)墾報》上,此后,一發(fā)而不可收拾。迄今已在《解放日報》、《文匯報》等幾十家報紙雜志上發(fā)表了近四十幅作品。 陸春濤的畫漸漸地在行家那里得到首肯了。他的畫更朦朧,更含詩意了。 1988年10月,陸春濤斗膽攜著畫卷,闖蕩到北京開個人畫展。 在北京中國藝術家畫廊門前,陸春濤站在巨大的黑底紅字“陸春濤國畫展”的廣告牌前,忐忑不安地迎接著美術界的老前輩,接受他們的評判和檢閱。 在一幅幅畫前,陸春濤在敘述作畫時的感覺:色彩是最富有感情的,我要表現(xiàn)人靈魂深處的纏綿的思想,就要尋找和這思想相應的感情色彩。首先是純樸,其次是富有時代感……
孫仲哲--《東方城鄉(xiāng)報》副刊部主任--原文刊于《時代》1988年第11期
發(fā)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