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1976年,林語堂聽聞前任地址,堅持上門探望,廖翠鳳:你不要發(fā)瘋
前言:
一代文豪林語堂感情豐富,一生共談過三次戀愛:第一次是年少的情竇初開;第二次是真情卻愛而不得;第三次是良人且白頭偕老。
但在這三段戀愛史中,林語堂最愛的人卻不是與之白頭偕老的廖翠鳳,而是愛而不得的陳錦端。

林語堂
晚年,當(dāng)81歲的林語堂聽到陳錦端的名字時,渾濁的眼睛忽然變得清亮,不顧年邁的身體也要見最后一面。由此就可以看出,他對陳錦端的感情是這世上絕無僅有的了。
真心相愛卻被身世門第阻隔
林語堂出生在福建龍溪的一個基督教家庭里,父親為教會牧師。林語堂的家庭很普通,甚至偏窮,但父母還是供他上了學(xué)。
1912年,林語堂進(jìn)入上海圣約翰大學(xué)讀書,并與同為老鄉(xiāng)的陳希佐和陳希慶兄弟倆成為了最要好的朋友。

林語堂
陳家兄弟有一位妹妹名叫陳錦端,就在與圣約翰大學(xué)僅一墻之隔的圣瑪麗女子學(xué)校學(xué)美術(shù)。
通過陳家兄弟的引薦,林語堂第一次見到了這個讓自己一生都魂牽夢縈的女子。
有時候愛情就是這樣奇怪,明明之前沒有見過面,但林語堂與陳錦端第一次見面就被對方深深地吸引住了。
林語堂天資聰穎,平時學(xué)習(xí)成績就在整個年級中拔尖,是學(xué)校的風(fēng)云人物。大二結(jié)業(yè)典禮上,他又接連四次走上講臺領(lǐng)取三種個人獎?wù)拢约耙匝葜v隊長的身份接受演講比賽獲勝的獎杯。這件事在圣約翰大學(xué)和圣瑪麗女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林語堂
陳錦端早就聽過林語堂的名聲,卻一直沒有機(jī)會一見,如今見到,她又被他英俊的相貌所傾倒。
而陳錦端長得國色天香,性格天真爛漫且心靈手巧,畫得一手好畫。林語堂愛她的美貌,也愛她的活潑可愛的性子,更喜歡她充滿藝術(shù)氣息的氣質(zhì)。
就這樣,這對才子佳人深深地愛上了對方,每當(dāng)他們出現(xiàn),就會成為了圣約翰大學(xué)和圣瑪麗女校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

在這種情況下,誰都以為他們會一直在一起,直到步入婚姻的殿堂。
可愛情終究偏于理想化,現(xiàn)實才是他們需要共同解答的一道難題,擺在林語堂和陳錦端面前最大的一座障礙便是父母。
林語堂是窮小伙,陳錦端卻是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她的父親陳天恩是歸僑名醫(yī),是基督教竹樹堂長老,身份高貴,早年還資助過孫中山。
陳天恩曾創(chuàng)辦過福建第一家造紙廠福建廈汽車公司、廈門電力廠,還開設(shè)了廈門陳天恩醫(yī)藥局,因此還成為巨富之一。

反觀林語堂家,他的二哥到圣約翰大學(xué)就讀的學(xué)費是變賣了祖厝才籌集到的。林語堂上大學(xué),也是得到他父親以為發(fā)了財?shù)膶W(xué)生大力資助解決的。
陳天恩雖然在外反對封建專制,可在自家,他還是高高在上的一家之主,絕不肯讓兒女自作主張結(jié)婚。他非?粗小伴T當(dāng)戶對”,因此極不看好林語堂。
在學(xué)校,林語堂和陳錦端就是一對自由自在的璧人,陳天恩鞭長莫及。可每到寒暑假回家,兩人就成了棒打的鴛鴦,想見一面都難。

為了自己的愛情,林語堂決定登門造訪,向陳天恩表白自己的心志,然而他卻吃了閉門羹,陳天恩直接告訴他:
“我已為錦端選定了人家,你不要再來了!
林語堂好似當(dāng)頭一棒,灰心喪氣地走出了陳家大門。在閨房中的陳錦端,從兄長口中得知事情的全部后也只能默默流淚。
這段美好的愛情就這樣被迫結(jié)束了,自此,陳錦端成了林語堂心口的朱砂痣,一生都不曾忘記。

一生最愛比不上白頭偕老
在與陳錦端分手后,林語堂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家人為了填補(bǔ)他內(nèi)心的空白,就為他介紹了另一個女子,她就是廖翠鳳。
廖翠鳳開朗大方,她的兄長也是林語堂在圣約翰的同學(xué),也聽說過林語堂的名氣,因此對他十分有好感。在見面后,廖翠鳳見其相貌堂堂,更是心花怒放,當(dāng)下便認(rèn)定林語堂就是與她共度余生的人。

廖翠鳳
至于林語堂與陳錦端的戀情,廖翠鳳也略知一二,但她不在乎。因為她知道兩個人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能夠攜手共度,曾經(jīng)的人和事,只不過是漫漫人生路中的一段插曲。
1919年,廖翠鳳和林語堂完婚,婚后,林語堂赴美留學(xué),廖翠鳳則伴隨身邊陪讀。
那段日子是他們最艱難的時候,廖翠鳳沒有工作,林語堂的助學(xué)金又被留學(xué)生總管拿去炒股賠了個底朝天。

林語堂和廖翠鳳
無奈之下,廖翠鳳只好外出打工,自幼沒有受過一點兒苦累的她,如今也擔(dān)起了家中的重?fù)?dān)。甚至有時實在掀不開鍋時,她便把自己陪嫁的首飾賣掉,補(bǔ)貼家用。
這些林語堂全部看在心里,縱使他的心里一直放不下陳錦端,此刻也被廖翠鳳感動了。有一天,他拿出兩人的結(jié)婚證一把火就燒了,并深情地對妻子說:
“結(jié)婚證只有離婚時才用得著,既然沒用就燒了吧!”
這個舉動無疑在告訴所有人,除非他們生命到了終點,否則至死不分離。

林語堂一家
正如林語堂所說的那樣,后來即便他成為了非常有影響力的文學(xué)大家,身價也越來越高,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妻子的賢惠,就連一點兒緋聞也沒有。
廖翠鳳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知道丈夫給自己的愛不是全部,在他心目中總有一方凈土留給了陳錦端。但她并不吃醋,甚至有時邀請陳錦端來家中做客。
在林語堂二女兒林太乙的記憶中,父親對陳錦端的愛始終沒有熄滅。

兒時的她非常喜歡看父親作畫,但久而久之,她發(fā)現(xiàn)父親畫的每個女孩總是長一個模樣:留著長發(fā),再用一個寬長的夾子夾在背后。她便問父親為什么要這樣畫,父親卻告訴她:“錦端的頭發(fā)就是這樣梳的。”說這句話的時候,林語堂的眼中難得露出一絲溫柔,一絲眷戀。
當(dāng)時林太乙就想:這或許就是愛一個人的樣子吧!
而在林太乙印象中的母親,對于父親和陳錦端的感情,她總是風(fēng)輕云淡,只因他們的感情很好,對彼此充滿信心。母親甚至大方地告訴孩子們:
“你們的父親是愛過錦端阿姨的,但嫁給他的,不是當(dāng)時看不起他的陳天恩的女兒,而是不在乎他是否貧窮的廖翠鳳。”

林語堂和廖翠鳳
得不到的永遠(yuǎn)是最牽動人心的,林語堂與陳錦端的感情是一個遺憾,因此林語堂直到耄耋之年,病魔纏身,靠著輪椅活動,也念念不忘那段舊情。
1976年,陳希慶前來看望林語堂,一陣寒暄之后,林語堂終究忍不住詢問起陳錦端的近況。當(dāng)?shù)弥愬\端就住在廈門時,他渾濁的眼睛瞬間變得清亮,著急地用手撐起自己的身體說:
“你告訴她,我要去看她!”
一向通情達(dá)理的廖翠鳳此刻也忍不住說:
“語堂!你不要發(fā)瘋,你不會走路,怎么還想去廈門?”

林語堂和廖翠鳳
聽到妻子這樣說,林語堂剛剛還清亮的雙眸透露出失落,雙手無力地放在身側(cè),周身滿是悲哀,喟然長嘆。林語堂終究沒能見到所愛之人最后一面,幾個月后匆匆離開了這個世界。
縱觀林語堂的一生,他是十分幸運的。他既擁有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又有一位賢惠的妻子陪伴終生。他是癡情的又是鐘情的,即便無法忘記陳錦端,但也沒有因此傷害廖翠鳳。而廖翠鳳,甘愿做丈夫背后默默無聞的妻子,最終擁有了美好的婚姻。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