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林徽因兒子的葬禮:骨灰分三份,由五人撒完,儀式很別樣

人固有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抉R遷
中國人向來把死亡看作一件嚴(yán)肅而莊重的事情,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我國的喪葬禮俗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到了商周時期,我國的喪葬文化就已經(jīng)趨于成熟;春秋時期,中國的喪葬禮儀就已經(jīng)基本完善。
人們通過葬禮來表達(dá)對先人的緬懷,也希望祖先能夠在另一個世界保佑自己。這種古老的風(fēng)俗一直延續(xù)到了現(xiàn)代,至今我們?nèi)匀粫谥匾墓?jié)日里紀(jì)念祖先。
我國這種敬重祖先的文化,中華文明傳承不斷的重要原因。時至今日,中國的喪葬文化除了在繼承了先人文化并改造的更加適應(yīng)現(xiàn)代生活的同時,還出現(xiàn)了一些別出心裁卻又意義深刻的葬禮。
比如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就他的葬禮就很特別,他立下遺囑,將自己的骨灰撒在樹下,由自己的兒女,姐姐等五人一同完成。

林徽因與梁思成
名人的軼事總是為人津津樂道的,尤其像林徽因這樣才貌雙全的名人,按照中國古代戲文里的套路,林徽因這樣才學(xué)樣貌都是頂尖的佳人,基本上都會嫁給狀元郎。可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戲曲是戲曲,到了林徽因談婚論嫁時,大清帝國的墳?zāi)挂呀?jīng)開始長草了。佳人風(fēng)華正茂,自有才子找上門來。
徐志摩可以說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大才子,而且是林徽因父親林長民的弟子,先天便具有接近林徽因的條件。可是近水樓臺偏偏沒有先得月,大才子徐志摩最后竟輸給了木訥且沒有才華的梁思成。
梁思成自然不是完全沒有才華的人,他只是不如徐志摩會寫詩罷了。他是近代中國有名的建筑學(xué)家,看來,林徽因?qū)ㄖ䦟W(xué)的熱愛,超過了對詩詞文章的喜歡。
兩夫妻一生致力于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護,這種持之以恒的守護,也潛移默化地塑造了他們孩子的精神意志。他們的兒子梁從誡,同樣為了一件事情,堅持了一生。
自然之友
抗戰(zhàn)時期出生的梁從誡,雖然年幼顛沛流離,但比起那些夭折與襁褓中的孩子來說,總歸是幸運的。在四川暫緩安定的梁從誡,從小就在父母的書堆里穿行,那些印著畫的,散發(fā)著好聞油墨香的書籍,養(yǎng)育出了一個文質(zhì)彬彬的少年。
命運是尤愛戲弄人的,他父母是學(xué)建筑的,他也仿佛便應(yīng)該喜歡建筑學(xué),而他也的確喜歡建筑學(xué)?擅\偏不讓他如愿,北大肯收他,不過不是他期望的建筑系,而是歷史系。最終他還是沒有選擇從頭再來,安心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安安靜靜地就在了北京研究歷史。

可他卻總是安定不下來,這倒與命運無關(guān)。他心中有著不一樣的騷動,父母親一生致力于保護古建筑,甚至能夠放下國仇家恨,勸說美國停止轟炸日本奈良,就為了那一間垂垂老矣的古寺。
他也渴望著,能夠像父母一樣,從歷史的故紙堆里抬起頭來,用自己的一生,來守護些什么;蛟S他并不是真的喜歡建筑學(xué),只是繼承了父母的那顆守護之心,而又恰巧找不到目標(biāo)罷了。
他決定交一位朋友,一位叫做"自然"的朋友。他決定以"自然之友"為名,創(chuàng)立了中國第一個民間環(huán)保組織,一起為他的也是大家的朋友"自然"做點什么。

有了目標(biāo)的人總是格外的有干勁,他那已年過花甲的老邁身體里的細(xì)胞,仿佛又恢復(fù)了年輕時的活力。從云南到西藏,從金絲猴到藏羚羊,他沒有違背自己的諾言,總算是盡心守護了他的"自然"朋友。
父母在天上靈魂,也會滿意他這個兒子吧。他沒有繼承父母的職業(yè),但他繼承了父母的精神,父母的靈魂。父母用一生守護古建筑,他用一生守護自然環(huán)境,誰又能說這不是子承父業(yè)呢?
別出心裁的葬禮
2006年,梁從誡老先生不幸遭遇車禍,從此以后,身體每況愈下。2010年,梁老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79歲。遵從老先生的遺言,梁老先生的兒子,為他舉行了一場儀式別樣的葬禮。
梁從誡老先生的遺體在火化后,被分成了三份,一份撒在了自己從小長起來的地方:四川宜賓的李莊;另一份撒在了老先生的母校:北京大學(xué);最后一份,由梁老先生的兒子主持,撒在了一棵樹下。
這是一次別出心裁的樹葬,梁從誡老先生的骨灰包裹在黃綢中,由五個人分別撒完。第一個是梁從誡的第二任妻子方晶(老先生的第一任妻子去世得早),小心翼翼的往樹下撒了一把骨灰。隨即便把骨灰移交給了老先生的大兒子梁鑒。
梁鑒過后是老先生的女兒梁帆,梁帆也是一位大名鼎鼎人物,在她中學(xué)時去荷蘭參加活動,卻沒有發(fā)現(xiàn)中國國旗。
梁帆在向活動主辦方提出意見未果后,找到了負(fù)責(zé)人,嚴(yán)詞要求他把中國國旗升起來,如果不升,她就用自己的血染紅桌布做一面國旗。梁帆的事跡還被寫成了文章,就是著名的《國旗的故事》。

第四、五位撒骨灰的分別是梁從誡的姐姐梁再冰和她的女兒于葵。在五人將骨灰撒完之后眾人將花瓣撒入樹坑,向老先生告別。最后眾人將土填好,豎起了一塊普通的石頭,上面寫著"自然之友梁從誡",這就是老先生的墓碑。
人固有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梁老先生本是一位歷史學(xué)家,可他不甘心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坐在象牙塔里。他由一位歷史學(xué)家轉(zhuǎn)變成為了環(huán)境保護者,一個真正的自然之友。甚至在死后,他還要用自己的葬禮來提醒人們不忘保護環(huán)境,老先生是一位真正為國為民為天下的人。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