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浙江奉化人,我國近現(xiàn)代史上一個比較關鍵的人物,是著名的政治人物和軍事家。他深受“國父”孫中山先生的賞識,因而在民國政府逐漸崛起。孫中山去世后,老蔣成了國民黨的領導人,長達半個世紀,始終處于該黨的軍政核心,實行獨裁統(tǒng)治。他率領國民黨參加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1949年末被迫退守中國臺灣省,同時帶走了大量寶物和黃金。
此后,老蔣一直居住在臺灣省,曾試圖卷土重來,美夢終究破滅。1975年4月5日,他在臺北林官邸走完了這一生。臨終前,老蔣對身邊的人說,自己這一生害怕兩個人,但只佩服一個人。他們是誰?能讓歷經(jīng)風雨的老蔣佩服和害怕?
1907年,孫中山領導了“惠州七女湖起義”,激勵了鄧演達。兩年后,他考上了廣東黃甫陸軍小學。期間,他努力學習軍事技能,是同期學生中年紀最小的,但成績是最好的,被同學們稱之為“鐵漢”。該校校長很喜歡鄧演達,于是吸收他加入同盟會。入會后,他經(jīng)常閱讀秘密刊物,思想進步很快?臻e時間,他會和同盟會的成員們討論國家大事,逐漸樹立起革命觀點。鄧演達年紀小,不容易引起清軍的懷疑,于是負責廣州附近軍事學校、巡防營的發(fā)展工作的同盟會干部姚雨讓他傳達秘密函件,他都能非常出色完成任務。
鄧演達曾參加“辛亥革命”,之后跟著廣東北伐軍四處征戰(zhàn),展現(xiàn)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他跟隨在孫中山身邊,為建立廣東革命根據(jù)地作出了巨大貢獻。孫中山這樣評價他:“干革命,有兩達,革命有希望!眱蛇_,指的就是張民達和鄧演達。由此可見,孫中山非常賞識和器重他。
袁世凱盜取革命成果,企圖復辟,令鄧演達十分悲憤,他回到廣東,繼續(xù)思考中國革命的前途。經(jīng)過一番思考,他認識到:革命派革命失敗的原因之一,是沒有強大的武裝力量。于是,他決定重新學習軍事,并考上了廣東陸軍速成學校步兵科第六區(qū)隊,成績依舊名列前茅。后來,他又進入保定軍校學習,于1919年畢業(yè),同年到西北邊防軍見習。第二年年初,在何子淵的推薦下,鄧演達參加援閩粵軍,擔任憲兵連長。
8月,鄧演達率軍驅(qū)逐桂系軍閥。之后幾年,他戰(zhàn)功卓著,衷心擁護孫中山的革命政策。1924年,他出任黃埔軍校訓練部副主任,與老蔣有了交集。當時,老蔣是該校的校長。為了專心做好黃埔軍校的工作,鄧演達辭掉了1師3團團長一職。不到兩個月,他就遭到了老蔣的排斥,因為兩人的政治主張不同,老蔣結(jié)黨營私,排斥異己。工作無法開展,鄧演達被迫離開軍校,準備到國外進修。
1925年初,鄧演達來到柏林學習。期間,他認識了朱德等共產(chǎn)黨人。年末,鑒于國內(nèi)的形勢,他回到祖國,繼續(xù)參加革命。不久,鄧演達在被選為國民黨候補中央執(zhí)行委員,回到黃埔軍校任教育長,以及出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1926年3月20日,老蔣制造了反革命的“中山艦事件”。老蔣的行為,令鄧演達極度不滿,兩人之間的矛盾更深,他被老蔣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1931年8月17日,鄧演達到上海愚園路參加江西起義干部訓練班的結(jié)業(yè)儀式,準備在江西發(fā)動武裝起義。沒想到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上海市干部會負責人陳敬齋叛變,向老蔣告密,導致鄧演達等人被捕。21日,老蔣命人將他押解到南京。鄧演達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老蔣對他是又愛又恨。為了拉攏他,老蔣曾試圖派人勸說他放棄自己的政治主張,結(jié)果遭到鄧演達的嚴詞拒絕。他說:“我要為中華民族維護正氣!”
一番話,令老蔣十分生氣。此后,鄧演達一直被關押。11月29日,他被秘密殺害,壯烈犧牲,年僅36歲。鄧演達犧牲后,宋慶齡發(fā)表通電,強烈譴責老蔣的卑鄙行徑。如果不是老蔣使用陰招殺害了鄧演達,他有可能真的推翻蔣介石政權,其前途無法估量。正是因為他令老蔣害怕,后者才決定先下手為強。
第二個讓老蔣害怕的人,便是毛主席。他出身于湖南湘潭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屬于無產(chǎn)階級。而老蔣出身于一個小資產(chǎn)家庭,父親經(jīng)營著一家鹽鋪。兩人的出身不同,似乎注定了之后的結(jié)果,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尤其是1921年共產(chǎn)黨成立后,因為政治主張不同,二人便站在了對立面。
那么,老蔣為什么會害怕毛主席呢?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被毛主席以及其所領導的政黨打敗。當時,我黨不管是兵力還是武器實力、后勤等方面,遠不如國軍。但在黨和毛主席等人的率領下,戰(zhàn)士們以頑強的意志力突破了國軍的數(shù)次圍殲,實力逐漸壯大,最終擊敗了國軍。過程中,老蔣曾懸賞20萬大洋要毛主席的人頭,他不惜花重金,足以表明他對毛主席的忌恨。所以,兩人之間的關系很復雜。
老蔣領導的國民黨,黨內(nèi)貪污腐敗、爭權奪利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欺壓百姓,讓老百姓失望了。而毛主席率領的共產(chǎn)黨,將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親民愛民,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獲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毛主席贏得了人心,笑到了最后。老蔣被迫退守臺灣省,卻從沒有放棄過重回巔峰的美夢,可直到去世都沒能實現(xiàn)。因此,他怕毛主席也很正常,或者說是敬畏。
但是,老蔣一直堅決反對美國制造“兩個中國”的計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主張“中國的事中國人自己解決”,對美國插手中國政務的行為頗為不滿。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毛主席與他會晤時,稱“蔣委員長是我們共同的老朋友”?梢姡麑鲜Y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變化。當他得知老蔣因為心臟病去世的消息時,他正在西湖休養(yǎng),沒有露出半分高興之情,反而一臉沉重地對工作人員說:“知道了。”想必,他的心情很復雜。
周恩來,是老蔣一生中唯一佩服的人。兩人產(chǎn)生交集,是在黃埔軍校。1924年秋天,在外留學的周總理回到祖國,恰逢兩黨第一次合作時期,因此組織被派往黃埔軍校當政治部主任。到學校后,他所表現(xiàn)出的才能讓老蔣十分滿意。兩次討伐陳炯明的東征中,他全力配合老蔣的各項工作,也向國軍展示了自己的實力,創(chuàng)建了行之有效的部隊政治工作制度。周總理出色地領導了國軍的軍政工作,以及廣東地方政權工作,領導了震驚中外的上海工人武裝起義。老蔣曾對其他人說:“在黃埔軍校里,我最得力的兩位干將就是周恩來和鄧演達!笨梢,他非常喜歡二人,也曾想將他們收為己用,終因政見不合而失敗。
周總理還曾救過老蔣和他的兒子蔣經(jīng)國。1936年,因為老蔣堅持“攘外必先安內(nèi)”政策,放任日本侵略者不管,導致東北等地方淪陷。12月12日,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和張學良發(fā)動了政變,扣押了老蔣,逼他抗日,這便是著名的“西安事變”。周總理得知消息后,作為我黨代表立即趕往西安,與宋美齡、宋子文以及張、楊二人談判。他幾經(jīng)周旋,最終促成了釋放老蔣,兩黨聯(lián)手抗日的決定。
蔣經(jīng)國,老蔣的長子。1925年,他到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沒過多久便加入了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四一二政變”中,由于老蔣公開反共反蘇,雖然蔣經(jīng)國發(fā)表聲明聲討父親,但還是受到影響,被貶到西伯利亞。此后,因為父親的關系,他一直未能被批準回國,在蘇聯(lián)生活了10多年。直到1937年,在我黨和周總理的周旋下,蔣經(jīng)國得以回國。1937年,周總理應老蔣之邀到南京見面會談,并將這個消息告訴了老蔣。他得知兒子終于可以回國后,激動地對周總理說:“周公,您是共產(chǎn)黨最有人情味和頭腦的人!”
在特殊時期,周總理也面臨著極大壓力。他忍辱負重,全力維護黨和國家的正常運轉(zhuǎn),保護了一大批科學家,才有了后來的原子彈和氫彈。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1972年,他被查出患有膀胱癌,仍堅持帶病工作,身體迅速變壞,接受了13次手術,瘦得只有61斤。很難想象,一位成年男子只有幾十斤是什么概念?伤是沒有離開工作崗位,為國分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這樣的總理,怎能不讓老蔣和世人欽佩?
毛主席、周總理、鄧演達,是三位了不得的大人物,令人佩服。雖然他們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但他們永遠活在老百姓的心里!向他們致敬!
來源 武俠百曉史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