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作賞析] 春天不想上班,只想“打鳥”和“抱樹”

4 已有 34 次閱讀   2025-04-27 10:35
春天不想上班,只想“打鳥”和“抱樹”
搜狐文化 2025-04-22 16:37
暮春時節(jié),北方禿了一季的枯枝徹底綠了滿頭,百鳥在樹梢間歌唱啁啾,一派春和景明、萬物生發(fā)的圖景,簡直是完美的打工郊游天氣。小編身在工位心在野,外面是郁郁蔥蔥的花花世界,手機里是李現(xiàn)在玉淵潭、奧森各處“打鳥”的累累戰(zhàn)果,這班真是一秒也上不下去了(bushi)。
口嗨歸口嗨,如果有幸當(dāng)一回在逃“牛馬”,去公園里充20分鐘電,怎么才能假裝和公園里的大樹和小鳥很熟的樣子呢?小編精選了兩本好書《如何閱讀一棵樹》和《鳥類啟示錄:一部文化史》,可能有所幫助。
字里行間都是滿滿生命力,讀完直接從“低能量老鼠”變身“高達”。值此4·22世界地球日之際,來和搜狐文化一起感受一棵樹和一只鳥的世界,沉浸式體驗地球的脈搏。
我們每天都會路過一棵棵樹,但幾乎沒人“看見”它們,更別提“閱讀”它們。我們走得太快,還戴著耳機,邊走邊刷手機,根本無暇他顧。生活離自然越來越遠,我們早就忘了,創(chuàng)造生命的不是科技,是大自然。
特里斯坦·古利的《如何閱讀一棵樹》并非教我們鑒定樹種,而是教我們識別并理解樹的特征,學(xué)會看見樹、閱讀樹。這會讓我們從智能手機構(gòu)建的虛擬世界中抽離出來,重歸自然,感受生命的充盈。
如何閱讀一棵樹
[英]特里斯坦·古利 著,四木 譯
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青豆書坊 2025-03
2024年7月的某個周末,青豆的編輯等等和朋友結(jié)伴去北京西郊的潭柘寺徒步。在6個小時走過公路、古道、灌木叢和巖石路段之后,她們抵達了潭柘寺的后門。
但此時寺院后門緊閉,臨近的墻上都布置了鐵絲網(wǎng),看上去并沒有入口可以通入前院。疲憊、饑餓再加上對蛇蟲的恐懼,讓她們意識到得趕緊撤離。幾個人原本計劃是貼著寺廟的院墻走,找到一條通路。結(jié)果此路不通,幾人只能在灌木叢里迅速折返,腿又被蕁麻等灌木刺了一輪,才逃了出來。
后來,等等在《如何閱讀一棵樹》的作者特里斯坦·古利的一則視頻中看到了他對蕁麻草的定義,意識到了原來植物可以成為迷路時的導(dǎo)航:
“蕁麻的生長需要磷酸鹽,而人類和動物經(jīng)常活動的區(qū)域,土壤的成分會發(fā)生變化,磷酸鹽的含量增加,蕁麻喜歡在這樣的土壤里生長。因此,當(dāng)你在野外發(fā)現(xiàn)蕁麻時,那意味著你距離人類文明不遠了!
試想一下,關(guān)掉手機,忘掉智能導(dǎo)航,你是否能跟著大自然的信號,走出一片森林,找到村莊?這是作者經(jīng)常給自己設(shè)置的挑戰(zhàn)。
特里斯坦·古利不僅是作家,也是航海家、探險家,他花費數(shù)十年時間探索、解讀大自然的各種跡象,被譽為“自然界的福爾摩斯”和“行走的導(dǎo)航儀”。
他曾在蘇可塞斯的一座山上,通過觀察樹、土壤、水流等“隱形扶手”,破譯樹木繪制的地圖,找到目的地。這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jīng)驗,而本書能讓我們一窺其妙處。
特里斯坦·古利
比如,作者在書中寫道,葉子的顏色、形狀,葉柄的朝向,都會指示方向。樹皮上是縫隙還是褶皺,能指示風(fēng)向。
在樹林邊緣,樹木為了獲取陽光,樹枝多指向外側(cè),并錯落著長出多層樹冠;在樹林中央,樹木向上生長,單層樹冠居多。多層樹冠更適合鳥類棲息。當(dāng)林中的鳥叫聲越來越多時,就說明快走出樹林了。
所以,在絕望或迷茫之時不妨抬頭看看樹木和天空,蒼翠的枝葉和鳥兒的歌唱或許能告訴你未來該走向何方。
在卓別林1931年的默片《城市之光》里,落魄的主角發(fā)現(xiàn)一個富人正要跳河輕生。他驚愕地勸阻他,黑白臺詞畫面切入:“明天鳥兒依舊歌唱!
《城市之光》臺詞
2020年春天,博物學(xué)家博里亞·薩克斯在家中寫作!胺潜匾钡牡赇佂V範I業(yè),他所教授的大部分課程也被取消。在他紐約周邊的公寓附近,有一窩旅鶇雛鳥。
在驟然停頓的世界里,每天早晨太陽升起之前,他都能聽到鶇鳥在叫,啁啾聲悅耳動聽,斷斷續(xù)續(xù)。一天天過去,逐漸有了調(diào)子,又過了一段時間,連成了一曲樂章。這種簡單而奇妙的力量在他筆下成了這本書:
鳥類啟示錄:一部文化史
[美]博里亞·薩克斯 著,陳盛 譯
上海教育出版社&萬鏡MirrorForest 2025-03
什么是鳥的啟示?你看見一只鳥在空中展翅飛翔或在水中游弋,一時間覺得自己跟它無比親密,人和動物的差異在那一刻消弭,盡管幾天甚或幾小時后就會被遺忘。
從人類遙遠的童年時代開始,這樣的頓悟就普遍存在于文明中,沉淀在潛意識中,和許多這樣的啟示共同交織,成為自我和集體身份的一部分。
這是一本寫給時而仰望天空的讀者的書。哲學(xué)中的鳥、歷史中的鳥、藝術(shù)中的鳥和自然界中瀕危的鳥,在它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也看見自己渴望成為的樣子。
喬托·迪·邦多納所繪濕壁畫《哀悼基督》中 天使們就像一群飛鳥
在《鳥類啟示錄》第七章鳥類政治中作者寫道,20 世紀20年代,挪威研究人員索雷夫·謝爾德魯普-埃貝觀察家雞發(fā)現(xiàn),某些雞可以去啄其他雞而不受懲罰。這些鳥似乎建立起了一個“啄序”,在這一秩序中,每只鳥的相對地位都是由該生物可以啄或被啄的鳥的數(shù)量決定的。
這是首次發(fā)現(xiàn)人類等級制度的可類比物,且有形到足以觀測和量化。動物等級制度這一概念很快就進入了行為學(xué)的研究范疇,用于研究各種生物的社會生活。
但作者認為這個“支配”概念最終可能被證明是一種假象,它更多揭示的是使用這一概念的人,而不是它聲稱自己所描述的鳥。
比如,鳥類中有一種與之截然相反的組織形式——椋鳥群。數(shù)十萬只椋鳥結(jié)成大群一起飛,它們不斷地變化隊形,呈現(xiàn)出各種各樣優(yōu)雅的圖案。而變化的圖案是因為一只椋鳥每次改變方向或速度時都會立刻告知身邊的椋鳥,所有的鳥兒既是領(lǐng)導(dǎo)者,又是追隨者。
對那些向往平等主義理想的人來說,椋鳥群飛可能代表的就是某種烏托邦。
蘇格蘭的椋鳥群飛
從樹皮的裂紋到枝葉的朝向,從鳥兒的羽翼到飛翔的天空,我們不止生活在霓虹閃爍的樓宇大廈里,更生活在一個棲息著各類物種的藍綠色星球上。
每一種生命都自成宇宙,當(dāng)你換一種視角去審視這個世界的語言,給忙碌、自由、痛苦和欲望重新提出疑問時,或許會發(fā)現(xiàn)一個更廣闊的世界——我們其實在和這些森林、飛鳥共享同一個世界,也共享著同一種生命追求。
編輯 | 張?zhí)鞁?/div>
統(tǒng)籌 | 錢琪瑤
內(nèi)容來源 | 青豆書坊、萬鏡MirrorFo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