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作賞析] 品讀 | 中國歷代名家筆下的寒山拾得圖

7 已有 2224 次閱讀   2017-10-25 11:01
品讀 | 中國歷代名家筆下的寒山拾得圖

宋代 李公麟風格 美國耶魯大學美術(shù)館收藏

中國的寒山拾得題材的繪畫最早可追溯到唐末五代,而后經(jīng)宋元明清至近現(xiàn)代,一脈相延,是繪畫藝術(shù)家們最注重表現(xiàn)的佛教人物之一,千百年來產(chǎn)生了許多極富藝術(shù)價值的作品。

宋代 李公麟風格 美國耶魯大學美術(shù)館收藏(局部)

這幅被美國耶魯大學美術(shù)館收藏的《寒山拾得圖》亦是中國宋代早期仿李公麟風格的白描畫,也是目前存世作品中最早的寒山拾得圖。

從這幅早期的寒山拾得圖中,可以看到寒山拾得的形象與后期南宋梁楷及元代因陀羅所繪的寒山拾得形象有所不同。

畫面中,寒山持杖前立,拾得似躲在寒山身后,含笑注視著右前方。面相憨厚,神態(tài)逼真。此畫是傳世的寒山拾得圖中較為細膩、工整淡雅的一幅。

【寒山與拾得】

寒山與拾得兩位大師,是唐代天臺山國清寺隱僧,佛教史上著名的詩僧。二人其行跡怪誕,言語非常,相傳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清朝雍正年間,寒山、拾得被追封為“和合二圣”,與豐干合稱為“國清三隱”。寒山子,又名貧子,經(jīng)常棲身在天臺山始豐縣西的寒巖幽窟中,因此被稱為寒山子。由于身居寒巖,飲食無著落,所以常到國清寺,向廚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飯吃。

拾得的身世不詳,據(jù)說他年幼時被人遺棄在赤城道側(cè),恰巧被正在經(jīng)行的豐干禪師發(fā)現(xiàn),帶回國清寺中,因此名為拾得。拾得原來擔任齋堂的行堂工作,一日忽然兀自登座,與諸佛像對坐而食,口中嚷著:“憍陳如!你這聲聞小果啊!”旁若無人地比劃著筷子,呵呵大笑,因而被改派到廚房洗碗碟。正因為如此的因緣,他才有機會把剩下的菜肴裝在竹筒里,給寒山來取用。

寒山來寺時,或在廊下踱步,或者對空謾罵,總是容貌枯悴,衣衫襤褸,頭上經(jīng)常戴著樺樹皮作成的帽子,腳下則穿著木屐,然而在他的怪異言行之中,似乎蘊藏著許多佛理。有時候,他的荒誕行徑惹得寺僧不耐,拿杖棍逐趕他,他也不以為意,反而拍拍手,呵呵大笑而去。

【玄妙對談】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世人愛榮華,我卻不待見,名利總成空,我心無足厭,堆金積如山,難買無常限。子貢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謀,樊噲救主難,韓信功勞大,臨死只一劍,古今多少人,哪個活幾千?這個逞英雄,那個做好漢,看看兩鬢白,年年容顏變,日月穿梭織,光陰如射箭,不久病來侵,低頭暗嗟嘆,自想年少時,不把修行辦,得病想回頭,閻王無轉(zhuǎn)限,三寸氣斷了,那時哪個辨?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辨,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罵著也不言,問著如啞漢,打著也不理,推著渾身轉(zhuǎn),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臉面,兒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見,好個爭名利,須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干,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斷,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長生理,日月為鄰伴。

這個絕妙的問答,蘊含了面對人我是非的處世之道,因此雖經(jīng)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南宋 梁楷 《寒山拾得圖》

梁楷的《寒山拾得圖》中,寒山、拾得神情舒展,意態(tài)自若,人物面部手腳均用細筆勾勒,衣履則以潑墨粗筆揮灑,比例夸張,表現(xiàn)出重內(nèi)在輕靈的禪畫特色。

梁楷《寒山拾得圖》的筆墨鋪陳較為具體,卻粗細兼具,神采飛揚。這幅杰作,畫家以飽含水分的潑墨掃描出二仙童的散發(fā),兩痕凝煉的淡墨細線代表了人物的肩臂和背部,粗大的破筆掃描出衣袍的下擺和袖身,若斷若續(xù),似綴似連,勾勒巧妙,結(jié)構(gòu)準確,寓意無窮。

南宋 劉松年 《拾得圖》

南宋 馬遠 《寒山子像》

南宋 法常 《寒山拾得圖》

南宋 法常 《寒山拾得豐干圖

宋末元初 顏輝(傳) 寒山拾得圖 日本東京博物館

顏輝,字秋月。為南宋末期至元代的代表性的道釋人物畫家,其作品大部分流入了日本。

描繪寒山與拾得的畫作,自宋代以來就一直在禪僧間廣受喜愛。而且,寒山、拾得二人其典型形象總是滿面春風,拍掌而笑,民間奉為“和”“合”二仙。舊時婚禮上,喜堂高掛二仙神像,寓意和氣好合。

顏輝所繪《寒山拾得圖》,寒山躬身作揖,拾得拄掃帚而立,二人皆張口大笑。人物神情刻畫得細致生動,詼諧之趣躍然紙上。人物衣紋用筆粗壯,實源于南宋山石之畫法。

元代畫僧 因陀羅繪《寒山拾得圖》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因陀羅所作的《寒山拾得圖》是最負盛名的禪畫。此圖為紙本、墨畫,在畫面最左邊,題有楚石梵琦寫的贊:“寒山拾得兩頭陀,或賦新詩或唱歌。試問豐干何處去,無言無語笑呵呵。”這幅畫,描寫寒山與拾得兩位仙人席地坐于一株古樹下,背依石丘,相對談天說地,一副逍遙自在的樣子。畫中的寒山拾得蓬頭光腳笑顏,一人雙手相握,一人俟身向前。畫面線條玲瓏,濃淡襯托有力。雖寥寥數(shù)筆,但傲笑自若的禪僧形象已躍然紙上,流露出一種超脫物累、大智若愚、狂放不羈的精神。畫家用了多種筆法來表現(xiàn)這一充滿靜謐禪機的場面:以吹墨法畫頭發(fā),使之有蓬松自然之感;以闊筆焦墨畫襟帶,使之有臨風而動的飄逸感;以渴筆畫樹石,使之有蒼勁古逸之感。畫意損深邃,畫風簡約,拙樸木納,又不失活潑、詼諧。

元 佚名 《寒山拾得圖》 軸

這幅作品畫寒山握念珠,拾得持棕帚,臉部表情,如得禪悅,狀至可掬。用線屬釘頭鼠尾描,轉(zhuǎn)折剛正,且著墨凝重,眼珠兩側(cè)、指端、念珠皆填粉,風格頗類顏輝一系,惜無名款。

元 佚名 《四睡圖》

《四睡圖》源于南宋,在南宋諸禪師的語錄中即可見《四睡圖》的題贊。元代禪僧對四睡題材尤爲喜好,作品頗多,現(xiàn)存者即有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本、東京前田育德會藏本。所謂四睡,即豐幹、寒山、拾得和虎在一起的睡姿,寓有禪意。此圖背景不著一筆,主題突出,四者睡姿組合亦生動傳神,富有情趣。

明 尤求 《寒山拾得圖》

尤求,字子求,號鳳丘(一作鳳山),工寫山水,兼善人物,尤善白描。此圖畫唐貞觀年間高僧寒山與拾得二人。元明清畫家多喜以此為畫題,此圖中左邊蓬發(fā)者為拾得,右邊為寒山。一著淡墨,一似白描,以戰(zhàn)筆和鐵線描寫衣紋。淡墨渲染背景,引出古樹枯藤蔓雪之景。

明 丁云鵬 《寒山拾得圖》

明 商喜《四仙拱壽》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商喜是明代宣宗宣德(年間的宮廷畫家。

本圖所繪皆為佛道人物,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為何,仍有待考。圖中四位仙人凌波渡海,拱望壽星南極仙翁駕鶴淩空。其中趺坐在三腳蟾蜍上,似為全真教五祖之一的劉海蟾;腳踏拐杖、身系葫蘆者為李鐵拐;另外二人,一足踏竹帚;一足踏蕉葉,似為狂顛禪僧寒山、拾得。畫中人物表情生動,如在對語。袖擺衣角隨風翻飛,衣描線條頓折有力,而波波滾動的浪濤運用戰(zhàn)筆描繪,更顯得勁利壯闊,本幅筆墨精細,如同出自宋人之手,是一幅細謹?shù)募楫嫛?/P>

明 徐渭 《寒山拾得圖》

清 蔣貴 《寒山拾得圖》(美)普林斯頓大學美術(shù)館藏

蔣貴號青山,儀真(今江蘇儀征)人。師從吳偉,人物畫細致逼真,山水畫亦重寫實.此圖中左邊蓬發(fā)者為拾得,右邊為寒山。一著淡墨,一似白描,以戰(zhàn)筆和鐵線描寫衣紋。淡墨渲染背景,襯出古樹枯蔓覆雪之景。圖中右部署有“青山”,為蔣貴號,并鈐有印。這是目前所知蔣貴唯一署名的作品。

清 羅聘 《寒山拾得圖》 (美國)納爾遜─艾金斯美術(shù)館藏

羅聘為金農(nóng)弟子。擅畫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為揚州八怪之一。

《寒山拾得圖》是其人物畫中的佳作, “奇而不詭于正,真高流逸墨”。用筆大膽粗獷,線條流暢爽利。圖中寒山右手指地,談筆風生;拾得袒胸露腹,歡愉靜聽。兩人披頭散發(fā),憨態(tài)可掬。借鑒了宋代畫家梁楷的簡筆畫法,把唐代兩位不愿拜見官吏的詩僧“笑傲而去”的形象勾勒得活靈活現(xiàn),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色彩。

清 丁元公 《四睡圖》

清 顧見龍 《和合二仙》

寒山、拾得二人蹤跡怪異,其典型形象總是滿面春風,拍掌而笑,民間奉為“和”、“合”二仙。舊時婚禮上,喜堂高掛二仙神像,寓意和氣好合。乾隆的父親雍正皇帝敕封寒山為“和圣”。

清 李汝霖 《和合二仙》

來源:書畫新風景

文章均源自作者原創(chuàng)稿件及互聯(lián)網(wǎng)篩選,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chuàng),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時注明來源。若因客觀條件所限未知原始出處或作者的請原創(chuàng)人與我們編輯聯(lián)系及時標注或刪除。青州畫廊聯(lián)盟(qingzhouhualang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