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書同在 白頭碑版未甘休
徐杰老師喜歡將書法做為修身養(yǎng)性的習慣,就像他偶爾也寫寫詩,也做做音樂之類的。按照他的說法,藝術(shù)本身就是一種感性的東西。書法、音樂和詩歌,都是一個道理,那就是在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同時,感受內(nèi)心的體驗。換而言之,他們就是一種情緒的載體,甚至說他們本身就是情緒也不為過;蛟S這正是他創(chuàng)作書法的獨特方式,信任自己,按照內(nèi)心的感覺運行走筆,揮灑放縱,傾瀉所有的激情和意念。
回過頭來觀摩徐杰老師的書法作品,一起一伏一提一按都譜成了一種簡潔明快的韻律,這韻律超出書法字形之外,具有了脫離形體的獨立意義。在這些書法作品中他不刻意掩飾用筆的痕跡,卻也不因此鋪彰顯示,一切都是那么單純、自然和平靜。欣賞這樣的字,你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一種心情的愉悅。
當被問及時下書壇流行的現(xiàn)代派時,徐杰老師表示完全的理解和極大的支持。雖然自己研習書法的規(guī)律是在尊重傳統(tǒng)上創(chuàng)個人風格,傳統(tǒng)被視為基礎。但就像他所認為的,當代書法的探討應當提倡,或許他們在形式上與傳統(tǒng)離得比較遠,但正如他前面說到的,書法可用于盡抒個人的內(nèi)心感受,表達某種意象,是一種感性的東西。同時,他也看到了時下隨著書法逐漸步入了美術(shù)的范疇,這個探討是必須做的,總要有人冒著風險這么走,他們的成功對接下來的后輩們也是一種鼓舞,年青人的氣魄需要提倡。
最后談到以后的書法追求怎樣的造詣時,徐杰老師微笑沉吟“還是那一句,只要超越自己!辈贿^,我們知道超越自己是一件與生命相伴隨的事。羅丹老人也曾說過“習靜個知閉可貴,白頭碑版未甘休”。這就意味著,書法還將在徐杰老師的人生中安靜地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
發(fā)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