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關圣帝君成道日 | 忠肝義膽,護國佑民

正月十三日,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這一天是道教關圣帝君關羽,也即是人們熟知的關公的飛升日,同時也是關圣帝君誕。
關圣帝君,即三國時期蜀漢的大將關羽, 有“武財神”“武圣人” “關圣帝君”之稱。 關公一生忠義勇武,堅貞不二,無論是在民間信仰還是在宗教文化中,都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
被儒家稱為“武圣”,道家尊稱“帝君” “神威遠震天尊”,佛教奉為“伽藍菩薩”,商界奉為“武財神”,民間尊為“萬能之神”。
今天,讓我們一起慶祝關圣帝君的成道日,感受他的忠義精神,同時也祈求他的保佑,祈愿2025年 風調雨順好年景,國泰民安享太平!
正月十三,關圣帝君成道日,明倫書院祝您:
崇德廣業(yè),財運亨通。
萬事順意,福壽安康 !

從三國英雄到圣君的演變
🌸
1、三國英雄:
關公,名羽,字云長,河東解梁(今山西運城解州鎮(zhèn))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以其忠誠、勇猛和仁義著稱。他早年在劉備麾下效力,曾參加過許多戰(zhàn)役,立下赫赫戰(zhàn)功。后來,他因為戰(zhàn)敗被俘,最終在東吳被殺。
因此,關圣帝君信仰在中國民間十分普遍,許多商人和家庭都會供奉關羽像,祈求生意興隆、家庭平安。
關羽的忠誠和勇武精神,深受后人敬仰。在民間信仰中, 在民間信仰中,關帝是至忠至義、至情至性的道德典范,是三界之中主持公道、正氣正義的象征。
2、關公的初生之路:
在唐代以前,關公的信仰并不廣泛。甚至有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描述他化為厲鬼,或許這與他隕落時的慘烈有關,也或許與荊州楚人尚巫的風俗有關。 自宋代以來,關羽的形象逐漸被神化。
3、關公被稱為武財神:
一是關公生前善理財,長于會計業(yè)務,曾設筆記法,發(fā)明日清簿,這種計算方法設有原、收、出、存四項,賬目明細清楚,后世被商人奉為商業(yè)神。
二是商人談生意,最重義氣和信用,關公被尊為忠義的楷模,他的形象常為身披鎧甲、手持青龍偃月刀,威武而莊嚴。人們相信關羽具有保佑財富、辟邪驅災、招財進寶等神力。因此,許多商家、店鋪和家庭都會供奉關公像,以祈求財運亨通、生意興隆。
在港澳臺地區(qū)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guī)缀趺考叶紩┓铌P公像。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yè)神和財神。關公被人視為武神、財神及保護商賈之神。
4、成為佛教護法神:
到了唐朝,一篇《重修玉泉關廟記》將關公與佛教聯(lián)系在一起。據(jù)傳,天臺宗的創(chuàng)始人智者大師在玉泉山遇上了關公顯靈。從此,關公經常來“學習”,并得到了點化,皈依了佛教,成為了佛教的護法神。

4、成為道教關圣帝君:
直到宋代,關羽仍未成為道教的神。但宋徽宗已經給關羽封王,且敕封了四次。在這個時期,道教也開始重視起關公。
關羽開始被道教封帝,有兩種傳說。一種是在明萬歷十年(1582年),關羽與洛陽龍門山斬殺巨蟒,萬歷皇帝褒封關公為“協(xié)天大帝”。一種是在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萬歷皇帝于睡夢中夢見關羽在皇宮中單刀伏魔,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圣帝君。
關羽封帝是民心所向的結果,從此關羽飛龍在天,地位如火箭班提升,成為威名赫赫的關圣帝君。
據(jù)統(tǒng)計,歷史上共有16位皇帝前后23次給關羽加封,最后光緒皇帝給他的封號是:“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圣大帝!
近兩千年的推崇與傳承,關公已從平民成為神圣,其忠義仁勇精神已成為一種信仰。時至今日,北方社火、南方建廟,我們都能看到關帝爺?shù)纳碛。更有地方幾乎所有商家都會供一座關帝廟在店里。

二、關帝的信仰
關帝文化從古至今都存在著,并將每年正月十三視為成道日、農歷六月廿四定為關帝誕辰,五月十三日,為關帝君降神日。
關帝統(tǒng)天御地,靈感人間,護國佑民,有求必應,其威望和影響力在中華民間信仰中無與倫比,成為中華文明史上唯一受到朝廷民間共同祭祀、儒釋道教共同尊崇、百行百業(yè)共同膜拜的神明。
在儒家中,關帝被尊為武圣人、文衡帝君,與文圣人孔子比肩而立,享受國家祭祀,與文昌帝君張亞子同為“五文昌”之一,受到天下讀書人祭拜;
在道家中,關帝被尊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圣帝君,總理三界眾生,管制群仙群佛;
在佛家中,關帝被尊為伽藍菩薩、蓋天古佛,慈航廣度,智悲融通,驅魔除障,護持實修者成就正果。

明代思想家李贄說:“蓋至于今日,雖男婦老少,有識無識,無不拜公像,畏公之靈,而知公之為正直,儼然如在宇宙之間也。”(《關王告文》)
明末軍事家、戰(zhàn)略家孫承宗說:“凡今之細民不習孔氏,而大人不佞佛,然罔無畏愛公。如其習孔氏而佞佛者,殆如日然,天下各據(jù)其心所愿以享之。自有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公也。”(《重修漢前將軍關壯繆公祠記》)
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文集》中說,中國民間信仰最為濃厚的三尊神明:佛道中惟觀自在(觀音菩薩),仙道中惟純陽子(呂洞賓),神道中惟伏魔帝(關圣帝君),“此三圣愿力宏大,欲普渡三千世界,拔盡一切苦惱,以是故祥云寶馬,常雜處人間,與人最近。而關圣者,為人捍患御災,靈跡尤著,所以樵夫牧豎、嬰兒婦女,無不知其名,頌其德,奉其祠廟,福則祈之,患難則呼之。何以故?威靈之入于耳者久,功德之入于心者深也!

在中華民眾心中,關帝浩然正氣,充塞宇宙,忠肝義膽,神威赫赫,有感輒通。人們對關帝日益尊崇,無論兵事、農事、商旅、出行、科舉、貿易、病患、災疫、水火、驅邪,乃至婚喪嫁娶、卜問吉兇、求子延壽等等,信眾事無巨細,無所不求。
關帝受到中華民族各個社會階層的共同祭祀、膜拜和尊崇,其影響力可謂曠古絕今,亙古一人。時至今日,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建有關帝廟,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帝崇拜,有華裔的族群就有關帝信仰。

三、關帝圣君誕的慶;顒
為了紀念關圣帝君的誕辰,人們在農歷正月十三日這一天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慶祝方式:
1. 祭拜儀式:人們會在關帝廟或家中舉行祭拜儀式,向關羽像獻上香火、供品和禮拜,表達對關圣帝君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2. 關帝巡游:在一些地方,人們會組織關帝巡游活動,將關羽像抬出廟宇,在街道上進行巡游,以此祈求平安、吉祥和繁榮。
3. 演出活動:在關帝誕辰這一天,一些地方還會舉行各種演出活動,如舞龍舞獅、戲曲表演等,以紀念關羽的生平事跡和展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魅力。
4. 聚餐活動:人們還會在這一天舉行家庭聚餐或社區(qū)聚餐活動,共同品嘗美食,分享歡樂時光。

明倫書院——“全國十佳國學教育機構”
如果喜歡此文,請返回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