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篇第二 (16)
2·16 子曰:“攻(1)乎異端(2),斯(3)害也已(4)。”
【注釋】
(1)攻:攻擊。有人將“攻”解釋為“治”。不妥。
(2)異端:不正確的言論。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詞,這。
(4)也已:這里用作語氣詞。
【譯文】
孔子說:“攻擊那些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除了!
《論語》:為政篇第二 (17)
【原文】
2·17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注釋】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學(xué)生,長期追隨孔子。
(2)女:同汝,你。
【譯文】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2·17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注釋】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學(xué)生,長期追隨孔子。
(2)女:同汝,你。
【譯文】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論語》:為政篇第二 (18)
【原文】
2·18 子張(1)學(xué)干祿(2),子曰:“多聞闕(3)疑(4),慎言其余,則寡尤(5);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注釋】
(1)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歲,孔子的學(xué)生。
(2)干祿:干,求的意思。祿,即古代官吏的俸祿。干祿就是求取官職。
(3)闕:缺。此處意為放置在一旁。
(4)疑:懷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過錯。
【譯文】
子張要學(xué)謀取官職的辦法。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后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后悔,官職俸祿就在這里了!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