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人軼事] 第四章 五父陳棺 赴宴受辱

6 已有 6492 次閱讀   2015-05-26 07:32   標簽Microsoft  justify  color  style  孔子 

公元前535年,孔子十七歲。 

  顏征在一病不起,咳嗽,喘息,多痰,痰中常帶血跡。隨著病情的加重,面頰反而變得緋紅。每到下午便發(fā)燒,夜間則常大汗淋漓。曼父娘說,因勞成疾,這怕患的是癆病,需趕緊準備后事。但孔子不信,他不相信母親會這樣離開他。他四處奔波,請醫(yī)生給母親診治。為了給母親治病,他晝夜給人做工。他多才多藝,無所不能,力氣又大,凡能賺錢,無論多么鄙賤的事,他都樂而從之。經(jīng)過一個時間的治療,顏征在的病情大有轉機,然而,由于心火上攻,她雙目失明了。 
  雙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不能做,面前總是一團漆黑,這該是多么痛苦呀!然而,顏征在卻因此變得很坦然,很平靜。孔子又請來了醫(yī)生,給母親診治眼睛。送走醫(yī)生,顏征在漫不經(jīng)心地對兒子說:“丘兒,聽娘的話,就不要再花錢買藥給娘治眼睛了。這樣就很好,不辯黑白,不明是非,眼不見,心不煩,倒覺得清靜。在這之前,特別在我年輕的時候,人們都夸我兩眼明亮有神,可是我見到過光明嗎?我見的全是混濁,是黑暗!其實,在如今這個世界上,要數(shù)白癡最幸福,他沒有欲望,沒有追求,沒有奮斗,因而也就沒有煩惱,沒有痛苦。人為什么要有知覺呢?變得麻木不仁,不是會永遠感到滿足嗎?”孔子第一次聽母親說這樣的話,這與她平時對自己的諄諄教導是截然相反,水火不相容的。難道母親這是在告誡自己,從此不必再奮斗了嗎?不,母親這全說的是反話,也是她一生痛楚的總結,是對這個世道的血淚控訴! 
  最后一位給顏征在治病的醫(yī)生開的藥方很奇巧,有些藥在藥店里難以買到,孔子只好自己上山去采。但這位醫(yī)生的藥方十分靈驗,顏征在服過幾劑,大有起色,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就有康復的希望。 
  這天,孔子又獨自一人上山去采藥,過山澗,攀古藤,爬山崖,只覺得身輕如猿。他迅速采到了所需的藥材,急急忙忙往家里奔,心想,母親再服幾劑藥,就可以病除回春了。從此以后,再什么活也不讓母親干,自己要設法多賺些錢,讓母親享清福,過安閑自在的生活……孔子正在想入非非,忽然,曼父氣喘吁吁,呼喊著跑來:“快,孔丘,嬸娘她!……”曼父一句話不等說完,拖著孔子就往家里飛跑。 
  孔子與曼父跑到家里,見左鄰右舍都已聚集在這里,大家已經(jīng)把母親抬到了正間的木床上?鬃右活^撲向母親:“娘,孩兒回來了!……” 
  顏征在平靜地躺在床上,氣息微弱,斷斷續(xù)續(xù)地對孔子說:“孩,孩子……你,你要成……大器……” 
  孔子伏在母親身旁,泣不成聲,熱淚滾落在母親的臉上。 
  顏征在睜著雙眼,艱難地掙扎著挺起身,有氣無力地對兒子說:“升,升……,起,起……”這是她臨終對兒子最美好的祝愿!一句話沒有說完,她便垂下了頭,閉上了眼,告別了兒子和眾人,過早地與世長辭了。享年三十二歲。 
  孔子伏在母親身上,哭腫了眼皮,哭啞了嗓子,哭得死去活來,過度的悲慟使他精神恍惚。不巧的是曼父娘遠去宋國,多虧了鄰居張大媽和眾鄉(xiāng)親幫他張羅母親的后事。他木然地聽任鄰居們幫他穿起麻布大孝衫,系上麻擰的绖帶,戴上白布疊縫的孝帽。 
  孟皮想到繼母一向對他的恩情,也痛不欲生,哭得淚人一般。 
  孔子愕怔怔地望著慈祥善良的母親的遺容,回憶起那些珍貴的往事。母親與父親合巹之日成為她一生含辛茹苦、飽經(jīng)風霜的起點。她寧愿自己承受著施氏的凌辱,也不允許傷害兒子的心靈;她寧愿自己忍饑挨餓,也要把最后一點食物填到兒子口中;她寧愿自己受冰凍踏霜雪,也要把最后一絲絮鋪在兒子的衣內(nèi)。她從別人那里得到的很少很少,給予別人的卻是很多很多。多么善良的母親,多么高尚的女性!…… 
  小殮已畢,張大媽為征在洗了頭,洗了身,換上了新衣衾——她像一尊美麗的玉雕,安詳?shù)匮雠P在那里。頭前的小供桌上,擺放著幾碟脩肉果蔬,兩只白蠟燭慘然無力地搖曳著燭焰,淌著熱淚…… 
  曼父抹著淚水對鄉(xiāng)親們說:“孔丘也算盡到孝心了。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他不得不去當‘儒’生,去給人家辦喪事,當吹鼓手。干這種低賤的活,就能多掙幾個銅貝(古銅幣),好孝敬老人。” 
  “嘖嘖,這孩子真夠孝順的! 
  “是啊,孔丘知禮好學,連國君也知道他了! 
  “也是孔母教子有方!” 
  幾位鄉(xiāng)親紅著眼睛,抹著淚水夸獎孔子。 
  此刻的孔子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之中,他深深地懊悔自己沒有使母親舒暢地過上好日子。盡管自己為治療母親的疾病盡了最大努力,但比起母親撫育之恩,只能是一棵小草對陽光的映襯。自己沒有能滿足母親平生最大的愿望,這就是:她曾希望看到兒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她一去不復返了,她永遠看不到這一天了!想到此,他的淚水似三春河開,汩汩而下。他下決心盡自己的最大力量把母親的喪事辦得隆重一些。就是傾家負債,也決不能用“藁葬”(用草苫裹尸)! 
  眾鄉(xiāng)親主動站出來幫助了他。由于他母子的美德感染了大家,大家都愿意為他操勞。鄉(xiāng)親們知道他家境貧寒,囤里沒有半月谷,廚房僅剩幾捆柴,哪有銅貝來買棺柩?幾位長者一合計,湊了一些木料,為征在打了一口寸板白皮棺柩。還有些鄉(xiāng)親送來麻布、牡葛、雞羊。老年人主事,青年人跑腿,喪事辦得有條不紊?鬃右蝗梧l(xiāng)親操辦,自己在母親身旁守靈。按照古禮,孝子要鋪苫(睡在草上)、枕塊(枕著土塊睡覺)、啜粥(吃素食稀飯)、倚廬(住草棚)不出大門,以盡孝道。 
  已經(jīng)大殮入棺了,孔子還不知父親的墓地。那時有墓無墳,不封不樹,地面上沒有標記,非當時參加葬禮的人,一般是無人知曉的?鬃有闹邪蛋到辜。母親生前只說父親葬在防山,沒有說出具體位置,派入到陬邑去問過幾位老人,都說記不清了。這可怎么辦呢? 
  出殯的時辰到了,大家圍著孔子急得束手無策。有人小聲說:“要不就別合葬了,把征在獨葬一處罷!薄澳窃趺葱心兀靠浊鹗嵌Y的人,不會愿意的! 
  正當人們七嘴八舌的時候,孔子突然有了主意。他把主喪的老者叫到一旁商量了一陣,只聽老者說:“迫在眉睫,也只好如此了!” 
  一列浩浩蕩蕩的殯葬隊伍組成了,一切都是自覺的。前來“執(zhí)紼”(原指拉靈車繩,此指送葬之意)的人多至百余人,超過了曲阜城中的達官顯貴。引蟠的,打旗的,奏哀樂的,攙孝的,抬杠的,執(zhí)引的,叫號的,滿滿一街衕子人。一切都照古老的喪禮安排就緒了。 
  隨著一聲“起杠”的吆喝聲,哀樂悲泣,鞭炮慟號?鬃佑H手書寫的挽帳在風中飄晃:“萱堂在望憶慈顏留懿訓,寸心難報惟余血淚迎春暉!笨鬃勇榉ダ,趿履拽杖,一步一叩,號啕大哭。送葬的眾鄉(xiāng)親隨著哀樂的節(jié)奏邊走邊哭。 
  樂隊吹吹打打,隊伍走走停停。每到一路口,必要停下,總有一些鄉(xiāng)親前來含淚致奠,這叫“路祭”。 
  當送葬的隊伍行至五父之衢時,鄉(xiāng)親致奠已畢,理當引靈前行,孔子卻長跪不起,慘然慟哭,直哭得眾人揮淚,直哭得飛鳥無語,直哭得秋風哀號,直哭得蒼穹鉛灰…… 
  顏征在的棺柩停放在五父衢中,堵住了四方的去路?鬃雍榔,先望空遙拜,然后向四方揖拜說:“父母合葬,古之常禮,而我孔丘不肖,竟不知父親的墓地,故停棺在此。各位鄉(xiāng)鄰,各位親朋,我父生前友好,四方的君子,八方的過客,有知我父叔梁紇之墓者,乞請指示孔丘,孔丘沒齒不忘!…… 
  時光在逝,日影在移,回答孔子的只有沉默,嗚咽和啜泣…… 
  突然,一中年婦女,披衣拖履,瘋癲奔來,撲通一聲,伏到了棺柩之上,手捶著棺木,悲愴大哭,她哭天不公,地不平,人世悲涼;她哭命太苦,運太厄,道路坎坷…… 
  這位貿(mào)然哭喪的婦女不是別人,正是曼父娘。她在宋國聽到征在病重的消息,急忙返歸,不想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了。她真想啟開棺木,再睹一眼征在那慈善溫順的面容,然而這是怎樣的癡心妄想呀!…… 
  街坊鄰居,嬸子大娘忙上前來勸慰,勸她可憐可憐丘兒,把孩子哭壞了,征在九泉之下也會心疼的…… 
  在眾人的規(guī)勸下,曼父娘節(jié)住了悲哀,引孔子及眾人抬著顏征在的棺柩來到了防山,找到了叔梁紇的墓地,將他們夫妻二人合葬在一起。這就是《史記》所載:“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陬人挽父(挽曼相通)之母誨孔子之墓,然后合葬于防焉! 
  后人在推崇孔子的同時,對顏征在也不斷加封。曲阜孔廟大成殿后邊的“啟圣王寢殿”便是專門供祀孔母的地方。尼山孔廟之東還設有一座孔母祠。歷代詩人多有佳句贊美頌揚她,如“有開必先,克昌厥后”;“顏母山高上接天”等等。她為中華民族培養(yǎng)了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孔子殯葬母親之后,牢記母親的教誨,刻苦學習,以便待機施展才能,光宗耀祖,為國出力。 
  春秋時期,各國諸侯的大夫每年都要舉行“饗士”宴會,這是周公姬旦定下的制度。為了加強統(tǒng)治,周天子要舉行招待各位諸侯的宴會,各諸侯也要舉行招待本國大夫的宴會,利用聚會引薦官員,層層推舉。 
  魯國大夫季孫氏欲舉行“饗士”之宴,孔子知道后,便想前去。周朝“士”分三等:上士、中士和下士?鬃酉耄鹤约菏谴蠓蚝笠,父親雖然去世,自己參加“士”的宴會總是可以的,何況自己在曲阜是小有名氣的人。 
  曼父知道孔子的心思后便勸阻他說:“仲尼,咱們一塊在田里精耕細耨,收得谷米也好度日,何必赴宴?” 
  孔子說:“我自幼讀書,不辨五谷,哪能種地!” 
  “不會就學嘛。”曼父反駁說,“你放牧、趕車、當吹鼓手,不是都干得很出色嗎?” 
  “那是為生計所迫,不得已而為之!笨鬃咏忉屨f,“我讀了一肚子書,總得找個機會出仕,干一番大事業(yè)!” 
  “我明白了,”曼父恍然大悟地說:“你急于赴宴,就是為了顯露頭角,對嗎?” 
  孔子毫不避諱地說:“我想見見季孫大夫,試試我的學識如何,爭得出頭之日! 
  “他沒有請你去,再說你這身打扮,他們會取笑的! 
  “你也是只重衣冠不重才能?那些革冠帛衫的權貴,實乃行尸走肉而已,這幫人占據(jù)國家高位,只是為自己謀利罷了,真正治理國家,那又當別論!笨鬃拥碾p手按著曼父的肩頭憤憤地大聲說。 
  曼父急忙說:“聽了你的話,我更不敢讓你去了。嬸娘去世了,我們母子視你為親人,真怕你去會惹出什么亂子! 
  孔子忍不住笑了,說道:“這話是給你說的,難道我到季孫大夫家里去也會高聲喊叫嗎?你真是我的憨哥哥!不要擔心,我會審時而行的! 
  “話是這樣說,你心里非常厭惡季孫氏這班權貴,要是鬧出笑話來,說不定他們是會怪罪你的! 
  “我不是恨他們,是可憐他們。如果他們愿意學點本領治理國家,我倒是可以教教他們的!笨鬃訛榱苏f服曼父,故意把話說得很輕松。 
  曼父聽后,也笑了,說:“這話不錯,但他們哪會放下臭架子,向你學習呢?既然你執(zhí)意要去,我也不攔了。仲尼,一般士穿戴什么衣冠呢?” 
  孔子托腮想了想說:“《詩經(jīng)》上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嗌路,戴‘章甫’冠,穿雙底的絲鞋。這只是書上寫的,你問這些干什么?” 
  曼父笑笑,沒有回答,告辭回家去了。 
  孔子回到書桌旁,點上油燈,拿起竹簡,又讀起《詩》來。他要再溫習一遍《詩》中的章句,因為在隆重的場合,人們對話是要用《詩》上的句子的。 
  由于孔子連日勞累,讀著書不覺困意襲來,在昏昏跳動的燈光下漸漸入睡了。 
  朦朧中,孔子來到了季孫大夫的家門前。只見一條紅氈鋪地,門檐下十幾盞大紅燈高懸,樂工正在吹吹打打,十分熱鬧。他站在門前觀看。只見季孫大夫季平子身穿禮服從里邊走出來,站在正門階石上作揖行禮?鬃蛹泵禮,抬腳向里走去。周圍還有許多人同時跟著進來,這些人孔子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欲跟他們打招呼,但他們只是默默地行走,并不和他搭話。孔子猛然想起,這是在行“鄉(xiāng)射禮”,就不再說話,隨眾人走進了大堂。季平子被一個魁梧的大漢扶持著向眾人作了三個揖,又被擁到正堂上。大漢忙招呼眾人入席,孔子似乎認識這個大漢,但這時想不起了,很是納悶。 
  孔子隨眾人入席,讓長者先走,自己隨后。 
  大家坐定,季平子舉起酒觥,大漢站起,一揮手,樂工上堂,奏起了音樂: 
  呦呦鹿鳴,(呦呦眾鹿和鳴,) 
  食野之蘋。(來吃野地青蘋。) 
  我有嘉賓,(我有佳賓貴客,) 
  鼓瑟吹笙,(助興彈瑟吹笙,) 
  吹笙鼓簧,(吹笙鼓簧和諧,) 
  承筐是將。(捧出相贈,幣帛盈筐。) 
  人之好我,(貴賓對我惠愛無限,) 
  示我周行。(向我昭示正道為上。) 
  孔子知道這是首主人讓客人吃酒的詩,平常雖然已經(jīng)熟誦,但今天聽樂工唱出,十分悅耳,再看別人,也都在傾心恭聽。突然,樂工音調(diào)一轉,又唱出一首《四牡》: 
  我馬維骃,(我的牡馬,是那駿骃,) 
  六轡既均。(六條韁轡,和諧均勻。) 
  載馳載驅,(馳驟不息,仆仆風塵,) 
  周爰咨詢。(遍訪忠信,親戚同心。) 
  孔子待細細聽來,樂工已經(jīng)奏完,仔細想想,這首是國王讓臣下認真辦事的詩。這是“鄉(xiāng)射禮”的第一遍頌歌。又有四名吹笙樂工上堂,吹奏《南陔》、《白華》、《華黍》三首笙瑟和音。主人又敬酒。又有歌舞演奏,這次演奏的是《魚麗》、《南有嘉魚》、《南山有臺》。這三首和前三首有的有辭,有的無辭,都是邊音樂邊歌舞。賓主伴隨著音樂,頻頻交杯,一派升平景象。 
  孔子見三遍音樂奏罷,又見滿案瓊漿玉液,只是不愿在此多耽誤時光,要盡快見到季平子,訴說衷腸。面前酒觥中有一些酒,他想喝完就去找季平子,不料剛端起酒觥,那名大漢一拳將酒觥打落在地,“啪”的一聲,孔子大吃一驚…… 
  朦朧中似乎有人在遠處喊叫自己?鬃用悦院貑柕溃 
  “酒杯打碎了沒有?” 
  “哈哈,什么酒杯打碎了?快看天到什么時辰了!”曼父笑哈哈地說:“你睡得這么香甜,叫都叫不醒,只得擂桌子了! 
  孔子轉頭看看周圍:自己坐在破舊的桌子旁邊,口水浸濕了竹簡,曼父站在桌子一邊。原來剛才做了一場夢,自己禁不住地笑了。 
  曼父問:“你笑什么?” 
  孔子將夢中情景一五一十地對曼父訴說一遍,二人不由都大笑起來。 
  曼父指了指桌上的包袱說:“我娘連夜給你趕做了新衣裳,快穿戴起來,去赴宴吧! 
  孔子驚訝地說:“你怎么讓從母①操心?咱又不是去展示服飾,靠的是真才實學。” 
  -------- 
  ①從母:伯母、嬸母、姨母,春秋前均稱從母。 

  “別說了,我娘聽說你到季冢宰家赴宴,很是高興,還怨我阻攔你呢!快點打扮吧!”曼父催促道。 
  孔子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筋骨,拿起衣服要穿,不由又停住說:“從母做得不容易,我要洗個澡才能穿!笨鬃訌木锾崃藘审馑,把通身洗了個干凈,穿戴起來,向水盆中照了照,和原來大不相同了:一件青色衣衫,一頂“章甫”帽,瀟灑英俊,落落大方。 
  曼父圍著孔子轉了一圈,說道:“應有一條帶子,再配一塊玉就更好了! 
  “扎一條白色的帶子吧,我娘去世不久,白麻帶子既是孝服,又雅致。” 
  二人邊說笑,邊打扮,一會兒收拾停當。曼父囑咐孔子要多留神,快點回來,免得他母子在家里擔心。孔子一一答應,離開家門向季孫大夫家走去。 
  相府前,人來車住,花團錦簇,彩帶繽紛?鬃优e步欲進,門內(nèi)閃出一個人來,一把拽住了他:“請留步! 
  孔子抬頭觀看,不覺愣住了,這人不就是夢中所見的那個大漢嗎?長相和自己差不多,只是年齡大幾歲,貌相兇些罷了。此人和孔子長相相似,后來孔子險些因此喪命。此是后話,暫且不表。此人乃季氏家臣,名陽貨,因其兇殘如虎,所以人稱陽虎。陽虎極善權謀,季平子控制了魯昭公,他控制了季平子。 
  孔子止步施禮道:“大人有何見教?” 
  陽虎問:“孔丘,你怎么到這里來了?” 
  “季孫大夫饗士,我前來赴宴。”孔子答道。 
  陽虎聽后哈哈大笑,笑得前俯后仰,兩眼流淚?鬃佑行┚狡,渾身很不自在。 
  陽虎嘲諷說:“季冢宰設宴招待名流,你也能來?” 
  “我乃陬邑大夫叔梁紇后裔,焉敢不來!”孔子見陽虎無禮,不由得怒氣上升,“我要見季冢宰! 
  陽虎不緊不慢地說:“堂堂魯相,豈能見你!” 
  孔子不等陽虎說完,竟自邁開大步,向里走去。 
  陽虎忙上前一步,急轉身,雙手叉腰,迎面擋住門口,輕蔑地微笑著。 
  孔子見惡狗擋門,不覺怒火升騰:“區(qū)區(qū)一家臣,竟然如此無禮!我乃魯國名流之后……” 
  “哈哈,你也是名流?”陽虎斗雞似地逼上前來,“什么名流?是放牛的名流,還是吹嗩吶的名流?冢宰今天是饗士,可不是施舍叫花子!” 
  “你!”孔子正欲發(fā)作,院里走出一位長者,言道:“誰在門口喧嘩?”孔子聞聽,循聲望去,此人正是季平子。他長得膘肥肉胖,五短三粗,眉眼難分,簡直就是一堆走肉。孔子見季平子走來,忙上前施禮,正要說話,陽虎卻搶上前去說道:“孔丘也要參加宴會,我讓他快走,他竟和我糾纏。” 
  季平子忙問:“孔丘在哪里?” 
  孔子趁機上前施禮:“孔丘在此! 
  季平子仔細地打量著孔丘,伸手捋著胡須,瞇縫著眼微笑道:“曲阜城里傳頌你‘仁厚禮讓’,我早有耳聞,怎么今天竟自來這里?” 
  孔子見問,深施一禮說:“孔丘今來,非為一宴,而是要見大人,求您相幫,為國出力! 
  孔子的回答,很出季平子意料,問道:“我能幫你什么?” 
  孔子彬彬有禮地說:“詩云: 
  綿蠻黃鳥,(綿蠻黃鳥叫,) 
  止于丘隅,(停在山丘角,) 
  道之云遠,(道路漫漫真遙遠,) 
  我勞如何。ㄎ覍⑷绾问苄羷冢。 
  飲之食之,(周王賜我好飲食,) 
  教之誨之,(周王教我勤王事,) 
  命彼后車,(命令副車善駕御,) 
  謂之載之!(載著賢者回朝去。 
  綿蠻黃鳥,(綿蠻黃鳥叫,) 
  止于丘隅,(停在山丘角,) 
  豈敢憚行,(哪敢畏懼遠行役,) 
  畏我不極。(唯恐難達目的地。) 
  飲之食之,(周王賜我好飲食,) 
  教之誨之,(周王教我勤王事,) 
  命彼后車,(命令副車善駕御,) 
  謂之載之。ㄝd著賢者回朝去。 
  綿蠻黃鳥,(綿蠻黃鳥叫,) 
  止于丘隅,(停在山丘角,) 
  豈敢憚行,(哪敢畏懼遠行役,) 
  畏不能趨。(就怕不能走得疾。) 
  飲之食之,(周王賜我好飲食,) 
  教之誨之,(周王教我勤王事,) 
  命彼后車,(命令副車善駕御,) 
  謂之載之。ㄝd著賢者回朝去。 
  孔子吟罷,又施一禮,斯文地站立一旁。 
  季平子高興地點點頭,心想,人傳孔丘有“圣賢”之風,果真如此。他父親去世后,孤兒寡母生活艱難,孩子能出落得如此,非等閑之輩也。若把他留下做我的家臣,是個難得的人才。想到此就說道:“真是名不虛傳,以詩作答,酣暢得體,難能可貴?蓢@滿朝貴族后代,罕見像你這樣的年輕人了……” 
  陽虎先是倒背雙手傲視蒼穹,既聽季平子贊揚孔子,一股無名妒火躥上心頭,不等季平子把話說完,就喝令其他仆人:“將這孔丘轟了出去!” 
  孔子這時并不激動,很平靜地看著季平子。季平子向眾人擺擺手,又向陽虎說:“就讓他留下吧! 
  “留下他好呀!我們都走!”陽虎轉身向眾人一揮手,即向門里走去。 
  季平子急忙攔住陽虎:“我是和你商量嘛! 
  陽虎頭也不轉,只是用鼻子“哼”了一聲,站在那里。 
  季平子看看孔子,又看看陽虎,搖搖頭,“唉”了一聲,轉身向正堂走去。 
  “客人入席!”陽虎見季平子走開,隨即大聲喊道。 
  孔子見狀,欲叫住季平子,但馬上又停住了。他氣憤地瞥了陽虎一眼,撩襟甩袖,轉身走出季孫大夫家大門。聽到陽虎及眾仆人在背后的戲謔聲,孔子加快了腳步,急急向家中走去。
  孔子回到家中,十分煩惱。曼父急忙趕來詢問:“為什么回來得這樣快?”孔子氣憤地把赴宴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然后走到桌前,抓起竹簡狠狠地向地上摜去!……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