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蘇軾曾寫一上聯(lián),非常的繞口,100多年后被人對出下聯(lián)!
蘇軾曾寫一上聯(lián),非常的繞口,100多年后被人對出下聯(lián)!
古代時期,生活比較單調(diào),枯燥乏味,沒有手機電腦可玩,沒有連續(xù)電視劇可看,也沒有所謂的旅游景點,那他們在空閑的時候都干些什么呢?作為武將他們喜歡舞刀弄槍,空閑時就比比武,作為文人,那他們就是約幾個游上玩水,看看風(fēng)景,喝著美酒對對子,說起對子,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下古人的對子吧!

說起蘇軾,想必大家大概是一樣的吧,都是從小在古詩詞中長大的孩子,對于蘇軾的詩詞我們沒少背,現(xiàn)在還記得蘇軾寫的一些詩詞等等張口就來,倒背如流,但是大部分人現(xiàn)在都只能做到會背,能親手寫出的人就極為稀少了。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蘇軾是一位有名的詩人。但后來才知道他也是對對子高手,多才多藝。

可能現(xiàn)在的許多孩子從小對與對對子不太感興趣,因此對與這些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僅知道一點,比如紀曉嵐文采飛揚,知識素養(yǎng)高,對的對子大多情意濃濃,文學(xué)性很重,再比如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喜歡用對對子來顯示自己的才情,對起對子像一門技術(shù);相比較之下,蘇東坡的對子還是更為有趣,隨意瀟灑,處境而出,完全按個人的喜好,環(huán)境來對對子,看見雨中行人,能對對子,看見醉酒大漢,能對對子,看見愁眉少女亦能對對子,由此可見蘇軾的對子有多么應(yīng)景隨意。

可有時候太隨意并不好,搞不好就會為難住自己。有一次蘇軾湖邊游玩,有一侍女陪同,是女給蘇軾倒酒,俗話說有就有風(fēng)景才是絕配,然而是女卻不小心將錫壺掉入湖中,這在常人看來并沒有什么,然而蘇軾卻張口就來,思索半分便說出一對子——上聯(lián)是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錫壺惜乎。然后看是想下聯(lián),但是想了好久也沒有想到,后來他也問了好多朋友都沒有得到滿意的,人以類聚,可見此對子不簡單。

然而過了一百多年后,南宋有一位學(xué)者對出下聯(lián)。這位學(xué)者名叫朱熹,他的下聯(lián)是:“過南平買藍瓶,藍瓶出南平,難評藍瓶(南平是一個地名)看見此人也是對子高手。我有因此又知道了一個厲害的人物,情不自禁遐想一下,假如蘇軾和朱熹比對對子,應(yīng)該兩人平分秋色,然而又各有千秋吧。

看見古人這隨口皆是文學(xué)的才情,真心羨慕他們,但也知道他們這是日積月累才有的靈感與知識,為此為了我以后面對驚嘆的事物,能不再是簡單感慨,而能有對子完美表達,我下定決心為之而奮起,同時蘇軾們這樣的文學(xué)才子給我們留下的對子應(yīng)該也是一筆財富,從前我覺得這些太過浪費時間,現(xiàn)在我將改變看法,收起財富。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