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名作賞析] 原創(chuàng) 他是李白仰慕的人,李白為他寫下: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4 已有 183 次閱讀   2024-11-01 12:02
原創(chuàng) 他是李白仰慕的人,李白為他寫下: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趙靜雯 2024-10-31 12:15
在人們的印象中,李白大名鼎鼎,才華橫溢,賀知章與他相比遜色不少,兩人基本不再一個重量級上。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那個向來傲氣十足的李白,那個曾經(jīng)讓高力士為他脫靴,楊貴妃為他研墨的李白,一遇到賀知章,整個人立即變得非常低調(diào),極其柔順。甚至還為賀知章留下了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這樣情誼滿懷的感人詩句。那么,李白與賀知章究竟有著怎樣的人生際遇?是什么特殊的經(jīng)歷讓李白在見到賀知章時會如此恭敬和低調(diào)呢?
賀知章首訪李白
大概是唐朝的天寶元年,李白受唐玄宗的詔書進京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他很郁悶,進京之后沒有人理他,所以這一天他越想越不是滋味,所以李白一個人就跑到一個小酒店去喝酒了。李白心想,我已經(jīng)42歲了,好不容易有了機會進京,但是卻是這樣的一個結(jié)果,所以越想情緒就越糟糕,情緒一糟糕,酒就越喝越多,喝多了之后就去睡覺了。
李白還在夢中,這個時候門上就突然響起了“咚咚咚”的敲門聲。李白醒來之后,揉著惺忪的眼睛打開門,眼前站著一位白發(fā)飄飄的長者。李白并不認(rèn)識這個人,心里想這是誰?是不是敲錯門了?然后就開口對這個長者說晴雯您找誰?門口的長者說在下賀知章,您是李白吧?李白一聽說眼前站著這個白發(fā)飄飄的長者居然是賀知章,他大喜過望。賀知章是當(dāng)時位高權(quán)重,詩名也很高的一位名流,所以李白很激動。賀知章進了房間之后,就直奔主題,他說我今天來不為別的,因為很多人向我推薦你,有的人把你說的神乎神乎的,有的人甚至說你是當(dāng)今寫詩的第一號人物,我就優(yōu)點懷疑,所以就想來親自見一見,你最近有沒有寫得比較好的詩給我看一看。李白一聽賀知章要看詩,他正好剛剛抄完了一首《蜀道難》就放在桌上,他趕緊過去雙手把這個《蜀道難》捧給了賀知章。賀知章打開一看,第一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這第一句就非常有氣魄,非常地有氣勢。賀知章禁不住說好詩好詩,說完之后就繼續(xù)往下讀,幾乎每讀幾句賀知章就要停下來說好詩好詩。等他終于把這個詩讀完了,賀知章非常激動,過來拉著李白的手說,沒想到你的詩寫得這么好,你的詩里面不僅全是才氣,而且全是仙氣啊,我覺得這不是凡間的人寫的,你好像是天上被貶謫到人間的詩人,你是“謫仙人”啊。
李白雖然平時寫詩也得到了了很多人的贊美,但是眼前這位長者是李白傾慕已久的人物,他對自己的詩歌評價這么高,所以弄得李白就有點不好意思了。賀知章就拉著李白的手三步并兩步,就走進了不遠(yuǎn)處的一個酒店。剛剛坐下來一摸口袋,糟糕,今天出門倉促,本來只是想來見見李白,來讀一讀他的詩歌,壓根就沒有想到兩個人去喝酒,身上沒帶錢。然后他就對店主人說,今天出門匆忙了沒帶錢,但是我身上佩戴的這金龜還是值錢的,你看我能不能用金龜去換酒喝呢?店主人當(dāng)然是識貨的,他一看這個金龜不僅值錢,而且值大錢,所以就同意了。
賀知章與李白兩個人酒是喝了一壺又一壺,他們當(dāng)時喝了多少酒?賀知章是怎么回去的?李白是怎么回去的?他們可能都記不住了,但是這次喝酒就成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這個時間就被唐代的另外一位詩人叫孟棨給記錄下來了,他的話是這樣說的::
李太白出自蜀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fù)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禁,稱嘆者數(shù)四。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期不間日,由是稱譽光赫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李白和賀知章的交往在當(dāng)時被很多人關(guān)注并且記錄下來了,這段話里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首訪”這兩個字,看上去是時間先后的問題,但是對于一個情緒郁悶,又滿懷著理想的李白來說,誰第一個來找他,那就仿佛他人生旅途當(dāng)中的第一縷陽光。最后一句“由是稱譽光赫”就是說從此以后,李白的知名度就聲名鵲起,就廣為人知了。
賀知章究竟有著怎樣的崇高聲望
中國詩壇星光熠熠,若論名氣,李白無疑是最為耀眼的那一顆。與他同時期的詩壇大家也有不少,杜甫白居易等大詩人也是光耀華夏,譽滿四海,。在唐代眾多天賦異稟,才華橫溢的詩人中,賀知章算不上特別出彩,名氣也差李白很遠(yuǎn),這就讓我們感到奇怪了,李白作為一個超一流的大詩人,怎么會需要不怎么出名的賀知章來提攜推薦呢?
如果我們把賀知章跟李白放在天寶元年的時候,李白在賀知章面前那還是個后輩,不僅僅年齡是后輩,連詩歌的名聲也未必有賀知章那么有名。雖然時間過去了很久,我們把唐詩打開,我們翻到賀知章這一頁,也必須實事求是地說賀知章的詩寫得其實可以的。比如說他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回鄉(xiāng)偶書》那就是廣為流傳的一首詩歌,詩是這樣寫的: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寫得意思很簡單,幾乎不用解釋,大家都能明白。這首詩歌短短的詩句把幾十年的人生滄桑都寫進去了。能寫出這么好的詩歌的人,沒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水平,是絕對寫不出來的。
賀知章生于唐高宗的顯慶四年,也就是公元659年。天寶三載,也就是公元744年去世,活了86歲。我們?nèi)绻烟拼娙说膲勖鲆粋統(tǒng)計的話,賀知章在唐代詩人當(dāng)中絕對是屬于高壽的了。賀知章這個人資格很老,他在武則天時代就考中了進士,所以對于李白這個年齡來說他是老牌的進士,在唐玄宗時代,他又備受重用。
比如說在開元的十三年,也就是公元的725年,唐玄宗去封禪泰山,也就是祭祀天地。這是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的活動,能夠跟著去的都是一些重要的大臣和親信,當(dāng)時的賀知章就以禮部侍郎的身份跟著去了。那么這是賀知章身份地位的一個標(biāo)志。在開元的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的738年,這一年賀知章被封為天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jiān),這個官名比較長。這里面的官職都是非常重要的官職,比如說太子賓客,是正三品以上,能夠封到這么高的品級的,當(dāng)然是可以體現(xiàn)出賀知章在朝中的一個地位,所以李白才能夠享受到賀知章的地位給他帶來的好處。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唐玄宗面前推薦李白的人此前就有啊,但是唐玄宗沒有重視,只有賀知章推薦以后,李白的命運才真正地開始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再說,如果不是非常親信的大臣,也不會等到86歲的時候才讓他退休啊。這些都足以說明賀知章在當(dāng)時的地位之高。這么重要的人要退休了,那跟一般的人退休肯定是不一樣的,賀知章退休那是整個國家或者說整個朝廷的一件大事,這個大事當(dāng)然得有所表現(xiàn)。賀知章在當(dāng)時詩歌的聲望很高,所以賀知章退休要吃頓飯這是肯定的。。第二也要寫詩也是肯定的。而且這頓飯不能由別人來召集,必須由唐玄宗來召集,所以唐玄宗就召集了當(dāng)時的百官大臣,然后一切來為賀知章送行。酒過三巡之后,唐玄宗就說了何先生是詩人,所以我們今天在座的要不要都寫寫詩來送給賀知章啊。群臣當(dāng)然是及基地響應(yīng),唐玄宗說我先寫一首,詩的最后兩句是這樣寫的:
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大家注意,這個“獨有”也就是說賀知章享受這份退休的榮譽,不是很多人都有的,是不可替代的!叭河潉e深”,群英就是很多的大臣對于賀知章的退休感到非常地留戀與惋惜,對他的離別感到非常惆悵,所以大家可以看出賀知章的人緣特別地好。這個“群英”當(dāng)然是很多人了,其中就有李白。唐玄宗就說了李白,賀知章當(dāng)年推選你是不遺余力,今天他退休了,大家都寫詩,你要不要來一首啊。李白說那當(dāng)然是要寫的,所以李白揮筆就寫下了一首應(yīng)制詩,所謂“應(yīng)制詩”就是皇帝的命題作文。這詩寫得怎么樣呢?老實說不怎么樣,但是最后兩句寫得很有意味,這兩句是這樣寫的:
接穩(wěn)預(yù)期珠樹鶴,何年卻向帝成飛
“珠樹”就是傳說中長在昆侖仙境中的樹,這個樹據(jù)說是千古都不死的。他的意思就是說希望您像昆侖山的珠樹一樣,像珠樹上的鶴一樣長壽!昂文陞s向帝成飛”你什么時候能夠再回到京城與我們共事呢?我覺得第一句話意思大家還能理解,但是你對一個86歲的人說你什么時候再回到朝廷來跟我們工作呢?這話聽上去好像有點假,但是如果你了解李白的話你就會知道,他絕對不是一個愿意說假話的人,或者說你如果讓李白說假話,就等于讓李白受罪。李白除了寫這首應(yīng)制詩之外,還寫了別的詩,另外一首送行詩。
賀知章就要出發(fā)了,李白就去敲了賀知章的門了。他說賀先生,你要走了,我要專門再送你一程,所以兩個人就一起上路了。一邊走一邊聊,一直走到長安城東五六十里的地方,叫做陰盤驛。在這個地方李白又寫了一首詩來送給賀知章。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庭換白鵝
這首詩我覺得寫得相當(dāng)?shù)睾,好在哪里呢?我覺得第一個來說他把對于賀知章的了解跟理解都寫在里面了,第二方面吧自己對賀知章的感情也寫在里面了。這個詩的最后兩句那是用了一個典故“山陰道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庭換白鵝”,這個典故來自于哪里呢?來自于《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里面說到了一個有關(guān)王羲之的故事,說山陰也就是浙江紹興有一個道士非常喜歡王羲之的字,但是王羲之的名氣太大了,他不好意思開口。后來這個道士就問別人,到底有什么辦法把王羲之的字弄到手呢?別人就給他出主意,他說據(jù)我所知,王羲之這個人特別喜歡鵝,你如果能夠養(yǎng)一群鵝把它送給王羲之,他一定很高興,他一高興揮筆不就幫你寫字了?這個道士果然就養(yǎng)了一群鵝,有一天他把這群鵝趕出去了。事情就這么巧,王羲之就從對面走過來了,看到一群鵝,果然是雙手往后面一擺,盯著鵝興致勃勃地看著。道士看出王羲之那么喜歡鵝,就對王羲之說你喜歡鵝嗎?我可以送給你,但是我只有一個條件,你能不能幫我寫一部《黃庭經(jīng)》。王羲之就答應(yīng)了,后來道士就用這群鵝換的了王羲之的一群鵝。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首先這個人是個道士,第二他要王羲之寫的是《黃庭經(jīng)》,《黃庭經(jīng)》又是一部道教的經(jīng)典,這里面也是契合著賀知章的心意來寫的。賀知章為什么86歲的時候要提出退休呢?因為他提出的申請就是我要回去做一個道士。賀知章當(dāng)時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想法呢?這與他之前做的一個門有關(guān)系。這個夢做的很長,睡了好幾天,也夢了好幾天,他夢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天帝居住的地方意味著什么呢?賀知章夢醒了以后就在想,他覺得這應(yīng)該是天帝讓我去做個道士吧。所以夢醒之后,這一次就堅決地跟唐玄宗說我要退休,我要回我的老家去做個道士。唐玄宗就同意了,說回去把你的老房子改名為“千秋觀”,變成一個道觀,也就完全地滿足了賀知章的這么一個愿望。
李白寫給賀知章的詩歌每一句話的意思都是順著賀知章的心意去寫的。
一首感動人心的追憶詩
在唐代詩壇上,李白給人留下的常常是桀驁不馴,傲氣十足的形象!把鎏齑笮Τ鲩T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在他的詩中這種狂放不羈的經(jīng)典名句隨處可見,他的傲氣甚至還為我們留下了“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研墨”這樣的歷史典故。然而我們卻驚奇地發(fā)現(xiàn),傲氣十足的李白,每當(dāng)遇到賀知章時,整個人立即變得非常地低調(diào)和柔順,這與他平常的表現(xiàn)大相徑庭,與我們印象中的李白判若兩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铝死畎椎男惺嘛L(fēng)格出現(xiàn)如此大的反差呢?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覺得李白其實自己就已經(jīng)回答了。大概在賀知章去世三年之后,也就是公元的747年,這一天李白一個人在家里喝酒,喝著喝著又想起了賀知章。他想賀知章這個人對自己這么好,去沒有什么所圖,他不因為對我好,他自己就能獲得更大的利益或者名譽,都沒有。所以這么一個全力來提攜自己的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化為黃土了。想到這里,李白一邊喝酒,一邊就淚流滿面,然后又寫下了一首追憶賀知章的詩歌。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四明有狂客,風(fēng)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這首詩情感非常深,當(dāng)然也很悲涼,尤其最后一句“卻憶淚沾巾”,眼淚把自己的手巾都濕掉了,所以這不是一般的傷心,而是傷心到了極致。前兩句其實說的是賀知章的籍貫,“四明”,賀知章晚年給自己起了一個名號叫“四明狂客”。后面兩句是說他們當(dāng)年在一起見面喝酒,回憶完這個以后就想到了現(xiàn)在,F(xiàn)在在這個賀知章已經(jīng)是松樹下面的黃土了。想到這里,李白的情景也忍不住,所以淚流滿面。這個詩寫得情感之深厚,在李白的詩歌里面其實是不多見的,尤其是寫李白對另外一個人的這種情感。“金龜換酒”是一種激情,當(dāng)然更多的是一種認(rèn)同,賀知章對于李白的認(rèn)同是付諸行動的。
賀知章后來就專門去拜見了唐玄宗,就對唐玄宗說,您不是一直希望翰林院里面有一個寫詔書,文誥的高手嗎?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人,這個人絕對不負(fù)你所望,他的名字叫李白。唐玄宗一聽李白,這個名字我知道啊,我還專門下了詔書讓他進京呢,不過他進京以后呢,朝廷的事情多,我還沒空去召見他,你已經(jīng)見過他了?賀知章說我已經(jīng)見過他了,見過他以后非常佩服。他對唐玄宗說,你知道我佩服的人其實不多的,而李白那就是我不多的佩服的人之一,他的詩歌,文章寫得好,我覺得是當(dāng)今一流的,所以我建議您趕緊把他召到翰林院來。唐玄宗對于賀知章我不能說言聽計從,但是也是非常尊重他的意見,就趕緊派人把李白召進宮中,在金鑾殿上來接見李白。
從這段經(jīng)歷我們就能明白一個道理,李白當(dāng)然是優(yōu)秀的,但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在人生的關(guān)鍵時候需要一個同樣優(yōu)秀的人來賞識他,來提攜他。賀知章就是在李白的人生最重要的關(guān)鍵時刻來發(fā)現(xiàn)和提拔李白的這個人。在賀知章面前,李白一種用的是一種仰望的一種眼神。
兩位能人羞辱李白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回憶起賀知章初見自己的那一天,李白早已是情緒難抑,淚流滿面了。那一天,他能跨越了聲望地位,年齡的重重阻隔,終成莫逆之交。那一天,他們情緒激昂,暢談世事,留下了“金龜換酒”的千古佳話。沒有賀知章的賞識和提攜,就沒有他李白的今天。斯人已逝,但記憶中的影像每每重現(xiàn),悲傷變便會不斷涌上心頭。有人認(rèn)為,素有仙風(fēng)道骨美譽的李白,在賀知章的面前過于低調(diào),在賀知章逝世后的情感投入也太過了。以李白當(dāng)時的才氣,即使沒有賀知章,也會得到其他人的提攜幫助的,那么事情真有想象的這么簡單嗎?在沒有見到賀知章之前,李白又度過了怎樣一段人生經(jīng)歷呢?
我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就是驕傲的李白曾經(jīng)被更驕傲的李邕輕視了。李白他一直在尋找生命中的貴人,他也知道一個人有才華還需要貴人提攜,這是唐代特殊的社會狀況所決定的。他年輕的時候在重慶,他聽說渝州刺史李邕是一個非常愛才惜才的人,他就主動要去去拜見李邕。李邕見了他,李白覺得終于見到了一個愛才惜才的人,我得好好表現(xiàn)。所以李白就主動介紹自己,李白介紹自己,當(dāng)然會把自己說得非常地能干,非常地聰明,具有天才一般的才華。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眼前坐著的這個李邕是一個比他還驕傲的人,他受不了李白這么驕傲,所以李白的自我介紹還沒有完,李邕就打斷了李白的話,對他說割下高才,前途無量,但是我今天很忙,沒有時間再聽你講了,你請回吧,以后有機會我們再聊。李白一聽這個話的意思當(dāng)然就是對他不感興趣,說直白一點也就是對他下了逐客令。李白哪里能夠忍這口氣呢,所以臨走的時候就對李邕說,你也是喜歡詩的人,我今天見到你“很高興”,我要寫首詩給你,在這個詩里面,李白把自己形容為一個扶搖九萬里的大鵬,也就是能力非常大。后面的四句是這么寫的:
時人見我恒殊,聞玉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
就是說我這個人比較直白,喜歡說大話很多人也知道。也經(jīng)常被人嘲笑,但是你別忘了“宣父猶能畏后生”,“宣父”就是孔子,因為孔子都說過后生可畏,所以你李邕如果瞧不起年輕人的話,那說明你以后也要被年輕人恥笑的。所以李白對于自己被李邕的輕視是心懷不滿,而且這種不滿直接的就用詩歌來表達(dá)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他曾經(jīng)上書韓朝宗,希望他推薦,但是遭到了冷遇。這個事情大概是在李白34歲的時候,因為他想見韓朝宗。其實也很簡單,因為當(dāng)時的這些讀書人到處流傳著一句話,就是“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這就說明韓荊州對于年輕讀書人的一個影響力。李白在這個信的一開頭就把這個話說上去了,在這個信里就說了自己從小讀了什么什么書,在哪些方面具有本領(lǐng),希望航荊州有機會推薦自己。提拔自己,讓自己揚眉吐氣。韓朝宗有沒有理會他呢?其實也沒有理會他。
當(dāng)然去求人求了很多次都受到冷遇的時候,他遇到了賀知章,。賀知章給李白帶來了一個亮色,一下子就讓李白感動了。所以一個天才真的是需要另外一個天才去認(rèn)識和重視的,一個人的一生如果遇到一個肝膽相照的朋友,那么他的人生就充滿了快樂。對于李白來說,誰給了他肝膽相照的感覺呢?就是賀知章啊。
有的人常伴一生,但是互不了解,好像是路人,有的人一見傾心,便一生常伴。李白和賀知章,我覺得就屬于他們一見傾心,從此成為莫逆之交的一個典范,所以從賀知章與李,白的關(guān)系里,我們看到的是兩個天才的惺惺相惜,如果這種現(xiàn)象多了,我們就可以糾正成語“文人相輕”。但是我們讀了李白和賀知章的故事,我覺得這個輕視的輕可以改成為親密的親,親愛的親。就是文人與文人之間也有一種非常親密和親愛的關(guān)系。李白和賀知章他們詮釋的其實就是另外一種“文人相親”。
分享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