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藝術(shù)雜談] 書法家呼吁國人學寫毛筆字:是最根本的文化臉面

10 已有 4974 次閱讀   2012-12-27 15:01   標簽臉面  書法家  毛筆字 

 “學習書法不是功利的事情,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而是中國人起碼的義務(wù)。拿好毛筆,練好中國漢字,才是一個中國人最根本的文化風度、文化臉面。沒有了這條,就談不上國家的文化安全”。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郭奔勝 蔣芳

  “把書法當作藝術(shù)來欣賞就是小看了它。書法不是藝術(shù)選修課,而應(yīng)該跟幼兒教育、認字同步進行!睍覍O曉云寫了一輩子的字,成了名家,卻一直在有意無意地拒絕公眾把書法視作藝術(shù),把她捧上藝術(shù)家的位置。

  作為全國書畫界唯一一位連續(xù)擔任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的藝術(shù)家,如今她的字深受書法愛好者喜愛,而她本人從不“惜墨如金”!斑@個時代,文化人僅僅獨善其身是不夠的!睂O曉云說,“我每一天都在寫,寫得好的就出版讓更多人看。我在等待自己‘人書俱老’的那種境界!

  書法陷入的誤區(qū)

  談起最近幾次簽售新作《孫曉云書小楷老子道德經(jīng)》,孫曉云的手臂到現(xiàn)在還有感覺。那段時間她胳膊上貼著厚厚的膏藥,臂關(guān)節(jié)損傷積水,不僅是酸痛,而是抬都抬不起來。

  出版社的人向本刊記者描述,在簽售現(xiàn)場,有的讀者推了小推車過來買,一買就是幾十本,說回去送給親朋好友。還有老人買來送給孫輩,有學生成群結(jié)隊來買,有單位整體來買送給員工,等等。在這樣的“搶購”下,三千冊圖書尚未上架,竟已銷售一空。而此前她推出的《書法有法》也是10年暢銷不衰,先后10次再版,銷售7萬余冊。

  看到讀者買了新書、帶著舊作排起長隊等她簽售,為了對得起這份“追捧”,孫曉云幾次簽書都簽到中午不停歇。看到有的讀者怕簽不到,她就安慰大家:“放心,我不會走,所有排隊的讀者我都會簽!焙髞,看看時間實在太晚了,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就跟讀者商量,在紙條上留下名字和聯(lián)系電話,等孫老師改天補簽后再通知讀者。

  幾次“欲罷不能”的簽售,讓孫曉云感受到了民間蘊含的文化熱情!爸袊瞬皇菦]有書法審美,關(guān)鍵是要重新樹立起這樣的文化觀念。”孫曉云說。

  從3歲習字至今,孫曉云與書法相伴已逾五十載。無論是在學校讀書、下鄉(xiāng)插隊、軍隊服役,還是現(xiàn)在擔任江蘇省美術(shù)館館長的職務(wù),她始終堅持研習書法。不輟的苦練和天生的悟性,成就了她卓越的書法造詣。無論在業(yè)內(nèi)還是在公眾眼中,她的藝術(shù)之路走得很正也很踏實,但越往藝術(shù)的頂峰走,她越感受到一種似乎被“架空”的境況,以至于經(jīng)常覺得“汗顏”。

  “字如其人、字如心畫是中國延續(xù)幾千年的一個衡量一個人的風度、文化、品質(zhì)、素質(zhì)的標準。但現(xiàn)在,電腦時代的到來,書寫竟然已經(jīng)‘退化’成一種藝術(shù)了。少數(shù)還在寫的人就成了‘藝術(shù)家’了。我一想到這個,就會突然特別冷靜,同時又感到汗都冒出來了。因為意識到如果一直是這種情況,書法就是要絕種、絕代的。外國人一談中國文化,馬上想到書法。而中國人連書法都不會寫了?這絕對是個大問題。”孫曉云說。正因為此,她經(jīng)常在很多場合強調(diào):書法家不是藝術(shù)家,把書法完全當作一種藝術(shù)去審美是走入了誤區(qū)。

  事關(guān)文化安全

  在孫曉云看來,當代書法從某種意義上已經(jīng)成為完全的純藝術(shù),成為極少數(shù)“藝術(shù)家”的工作,這是一種文化上的誤解和缺失。

  她向本刊記者分析說,過去,古人入私塾讀書,識字、吟誦、書寫三者是合而為一的,是一個不可分拆的整體。但是,在現(xiàn)代教育興起之后,中國文字的整體性和書卷氣的傳統(tǒng)被拆解:文字、音韻、書法,成為不同專業(yè);文字歸于中文,吟誦歸于表演,書法歸于美術(shù)。識字作為必修課,書法卻成為選修課。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書法;美術(shù)學院學書法的,并未開設(shè)文字、音韻的課程!拔也皇俏Q月柭!睂O曉云說,“現(xiàn)在社會過度強調(diào)了書法的藝術(shù)性,而忽視了它本體的文字性和實用性。在我看來,如果把書寫去掉了,光會念和認,這不是中國文字的傳承,是一個極大的缺失。中國人應(yīng)該像學習語文、數(shù)學、外語、歷史一樣來對待書寫。”

  近二十年來,書法界看上去很熱鬧,展覽頻頻,出版物大量涌現(xiàn),書法博士碩士培養(yǎng)人數(shù)逐年增多,書法家作品價格日益走高,但公眾對于書法的認識,要么是覺得莫測高深,要么就懷著純商品性的沽價心態(tài)。家長希望孩子學書法,也不可避免地帶有某種功利思想,如在書法大賽中獲獎可在中高考中加分等。“這都代表了書法土壤的喪失,偶爾幾座小丘陵就奉為高峰了。”孫曉云說,“當代書法價值評判的混亂,乃至于很多藝術(shù)文化價值評判的混亂,都源于此!

  她認為,“功利化的看法固然不對,但把書法僅作為藝術(shù)來看,也是小看它了。書法還有文字的功能在里面,蘊含了幾千年延續(xù)下來的中華民族的基因,我們要敬重她、仰慕她,視她為民族之魂,要對她頂禮膜拜。尤其在書寫已經(jīng)面臨被電腦等逐漸代替的當代社會,我認為要做好中國人,就要寫好中國字。要拿好毛筆,練好中國漢字。這才是一個中國人最根本的文化風度、文化臉面。然后我們才能談得上其他項目的文化安全,如果連文字都保障不了,談何文化安全?”

  “書法長在手上”

  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講過“人書俱老”,說人要長到一定的歲數(shù),書法才能老到。孫曉云也有句名言:“書法長在我手上!北磉_的都是類似的意思——包括書法在內(nèi)的傳統(tǒng)文化,不僅需要思想上的傳承,甚至還需要肌體上、生理上的傳承。

  孫曉云向本刊記者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古人指責別人用的是“劍指”,“劍指”就是食指和中指兩個指頭同時伸出去,這其實就是長時間拿毛筆導致的習慣,中指放不下來了。這是孫曉云對“書法長在手上”的形象解讀。這個理念讓孫曉云為自己多年來堅持不懈的每日書寫,找到了最終想要實現(xiàn)的目標和理想:一生習書,回歸古人已經(jīng)不是目的,更要將書法作為一種文化技能,從自己的“手”上傳承下去。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體會,孫曉云總在強調(diào),學習書法,或者按照現(xiàn)代人的表述“學習書寫的方法”,只有與認字同步進行,才是正確的。這樣,中華文化的傳承才是有序的,才是一代接一代有步驟的,也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長規(guī)律。

  “我這個建議提過很多次,也曾經(jīng)作為提案上交。但也有很多教育者說,現(xiàn)在學校沒有書法老師啊。我覺得這都是借口,為什么要書法老師呢?這不是藝術(shù)選修課,而應(yīng)當是一門基礎(chǔ)課。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應(yīng)該承擔起書法練習的義務(wù),鋼筆書寫和毛筆書寫教育同步進行。學個幾年,自然就會了,手的肌肉群也就具備了。”孫曉云呼吁,“漢字對中國文化來說,是母體,是源頭,是根本。書法應(yīng)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必修課,要讓‘字如其人’、‘字如心畫’重新成為我們應(yīng)該接續(xù)的人文傳統(tǒng)。書法絕不能在我們這一代終結(jié)!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15 個評論)

  • 趙振元 2012-12-27 15:07
    欣賞佳作
  • 孔繁禮 2012-12-27 18:20
    欣賞
  • 石子 2012-12-27 20:14
  • 冀愛蓮 2012-12-28 13:51
    趙振元: 欣賞佳作
    謝謝!
  • 冀愛蓮 2012-12-28 13:51
    孔繁禮: 欣賞
    謝謝!
  • 冀愛蓮 2012-12-28 13:52
    石子:
    謝謝!
  • 長進 2012-12-28 16:10
    嚴重欣賞!
  • 冀愛蓮 2012-12-29 15:51
    長進: 嚴重欣賞!
    多多謝謝!
  • 韓健 2013-01-06 16:48
    拜讀!支持!非常贊同,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共鳴!不扎扎實實的從孩子啟蒙教育抓起,繼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民族文化只能是空談。一些所謂的書畫名家,身竊要職,卻在蹂躪、糟蹋、異化、誤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打著“藝術(shù)”、“現(xiàn)代”的幌子,拉山頭、搞圈子、排異己、揚虛名、謀實利,他們只能是傳統(tǒng)文化的蛀蟲而已。
  • 冀愛蓮 2013-01-07 15:04
    韓健: 拜讀!支持!非常贊同,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共鳴!不扎扎實實的從孩子啟蒙教育抓起,繼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民族文化只能是空談。一些所謂的書畫名家,身竊要職,卻在
    說的好!為了錢一些文化人不惜出賣祖宗!從我做起!呼喚良心!正直!維護民族文化不被破壞為己任!
  • 楊曉強 2013-01-20 16:47
    欣賞
  • 冀愛蓮 2013-01-20 16:54
    楊曉強: 欣賞
    謝謝!
  • 阿陽筆墨 2016-11-15 14:39
  • 冀愛蓮 2016-11-24 15:26
    阿陽筆墨:
  • 石子 2019-05-05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