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好書法由來已久,可以追索到我讀中學和師范,我的作業(yè)本和毛筆字常在學校展覽。入伍那年,正趕上中印邊境反擊戰(zhàn)和蔣介石叫囂反攻大陸,到處都在挖防空洞。國家緊急動員,大部分戰(zhàn)士都是從城市學校入伍的,文化程度都很高,高中,中專的不少,還有大專的。在連隊分配我兼負責出黑板報,后來在營部代理書記,在軍區(qū)機關當秘書,在軍校當老師,努力探索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如何將字寫得既快又好。
休息以后,全身心投入學習書法,書法成了我生命密不可分一部分。拜名家和古人為師,常去參觀和參加軍內外一些展覽,也獲得一些成績。組織要我負責學校退休干部的書畫活動,也算個所謂“名人”吧。
如何為自己取字號,特別是取個既好聽,又好記,而且寓意深遠,回味無窮的字號呢?
我的號為 逺山 ,是我姓加一個走之,巍字取山字頭,巍巍遠山,取杜牧山行詩之意,有時又叫 遠山紅葉。
我的號有兩個,一個是 小水灣人。小水灣是個背靠一座小山大片竹林,面向幾百畝良田,門前有一條常年清澈小溪流過的美麗小村,也是我的出生之地,我慈祥的外婆家,我難忘的童年曾在那里度過。第二個是 二梅堂人。首先,是為了紀念我那勤勞可敬父母。父親名 少梅,母親名 月梅,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農(nóng)民。隊上,社員,鄰里無不稱贊。隊上臟話累活,如打農(nóng)藥,撒石灰從不討價還價。群眾信任他,當過保管員,吃大食堂時,他負責加工大米。最主要的他們對子女的成功教育,寧可省吃儉用,一年肉難吃三五次,但不可不讀書。兄弟姐妹七人,除大姐大哥解放前小學畢業(yè)外,其余五人都讀了初中以上,其中我弟弟還是小隊有史以來第一個大學生。教育我們老老實為人,勤勤懇懇做事,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在老家什么農(nóng)活都干過。他們寬宏大度。62年緊急戰(zhàn)備,全國到處在挖防空洞,還有四個弟妹在讀書,我還有一年即可畢業(yè)當老師減輕家里負擔,他們流著淚脈脈地送走了我。不少戰(zhàn)友都退伍專業(yè)回家了,有的家長到大隊公社去鬧,要他的兒子早點回來。他卻從來沒有流露出家里的困難。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很少探家。雙親病逝,我都沒見一面,更不要說端一盆水,倒一杯茶,實在遺憾,遺憾!只能以二梅堂來表示懷念之情!父母常在我心中!
我特地請吉林書法家劉伯恒老師書寫了 二梅堂,他寫了三個式樣,特此表示謝意!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