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人記憶深刻的潑墨就是之前一位大師潑墨被頻頻叫好的視頻了,但是今天給大家講述的這位畫家,潑墨卻成了人們稱贊的故事,他就是清代的畫家鄭板橋。作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畫的竹子。鄭板橋一生畫竹無數(shù),與竹子也有著很深的淵源,因為自己的一手好竹也發(fā)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的赴宴潑墨也是膾炙人口,口口相傳。
鄭板橋曾經做過縣令,那時候的鄭板橋畫竹已經很出名了,在他做縣令的那個地方,有很多人想要巴結鄭板橋。但是鄭板橋作為一個有節(jié)氣的文人墨士,肯定是不能接受這些了,因此大多都回避了。但是有一次一位大財主上門邀請鄭板橋赴宴,正好碰到鄭板橋在家,無法回避的鄭板橋只好去應付。
赴宴的時候,大財主也趁著喜氣,慢慢的把鄭板橋給灌多了,然后趁這個好的機會邀請鄭板橋作一幅畫。當別人把筆墨紙硯準備好的時候,鄭板橋卻直接端著墨就潑到了墻上,用筆隨便描了幾下就離開了。
這下可氣壞了這位財主,但是也只能忍氣吞聲,一面白花花的墻壁就這樣被糟蹋了。但是這天晚上,下起了大雨,在早晨雨停了的時候,大財主被下人叫醒,說發(fā)生奇跡了,大財主也是睡意朦朧的起來。
來到鄭板橋潑墨的那面墻前,竟然有幾只麻雀撞死在地上,原來雨水沖刷后,本來雜亂的墨水竟然變成了一幅逼真的竹畫。大財主也激動的大叫著好,這回可是撿著真寶了!
鄭板橋這個故事讓很多人對他的竹子印象更加深刻,除了繪畫之外,鄭板橋的詩、書也很有名,與繪畫一并稱為“三絕”,而且鄭板橋繪畫很有個性,一生只畫蘭、竹、石。而且鄭板橋也稱自己是: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這三樣也是代表了鄭板橋一生的兩袖清風,氣節(jié)堅定的品行。而且很著名的就是鄭板橋開倉濟民了。
開倉濟民同時也是在鄭板橋當縣令的時候,有一年節(jié)景不好,農田大荒,百姓們吃不上任何糧食。鄭板橋就決定開倉濟民,要知道這在當時可是官府的糧食,不去征收糧食已經夠好了,而且還開倉濟民。因此鄭板橋也被大家稱為清廉之父,愛民如子。除了這件事,鄭板橋在畫竹子上還有一段很美好的姻緣不為大家所知。
在雍正年間的時候,鄭板橋辭去官職,賣畫為生。悠閑的游覽各地風景,有一次走到揚州的時候,因為口渴去一間草屋借口水喝,然后遇到了老婆婆。鄭板橋走到草屋看到墻壁上很多書法繪畫,而且都是書寫的自己的詩詞。
因此問老婆婆,您知道這些書法是誰寫的嗎?老婆婆很有興致的說,這是大名鼎鼎的鄭板橋所寫的啊,我家五女子畫的,她女孩子家的,特別喜歡書畫,尤其迷上了那位鄭板橋,也不知道是哪個才子?鄭板橋這個時候就樂了,然后自報家門,老婆婆也驚訝的趕緊把自己家小女子找來。之后鄭板橋還為這位女子題了一首《西江月》贈與。
鄭板橋一生也是被稱為“難得糊涂”
鄭板橋在山東萊州云峰山觀碑的時候,題寫了“難得糊涂”四個字,這也是表現(xiàn)了鄭板橋對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同時還寫了“聰明難,糊涂尤難,由聰明轉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后來福報也”。兩袖清風,身懷才藝,開倉濟民,一生有著很多的小故事的鄭板橋最后卻說出了一句難得糊涂,也是看出了鄭板橋看透世態(tài)的心態(tài),加上鄭板橋的潑墨,這也許才是潑墨的最高心態(tài)。把黑暗當作一盆墨,灑了他,留下的才是最美好的!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