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謙:沒有任何一種技法和風格,
能束縛住他的個性和感情
文章來源_網(wǎng)絡
趙之謙不羈的性格,從他在繪畫上選擇了陳淳、徐文長、石濤、李鱓和惲壽平、蔣廷錫兩種性格迥異畫家的作品作為學習的對象。不過,趙之謙的心胸,卻好像一座熔爐,織烈得不僅能從不同風格的作品中,冶煉出共同的元素,也能在所學得的每一種藝術風格里面,融入自己的筆法、個性,沒有任何一種技法和風格,能束縛住他的個性和感情。
《牡丹圖軸》
陳淳、徐文長、石濤和李鱓的繪畫,同是從寫生,從生動活潑的大自然中,吸取營養(yǎng)。在生活際遇上,也多半經(jīng)歷艱難坎坷,一種抑郁不平之氣,自然而然地宣泄在筆墨之中。因此,趙之謙大多數(shù)作品,也是對景寫生,尤其在溫州期間,更是生活在甌江沿岸的風物之中和他那落魄與憤世嫉俗的心境,比徐文長、李鱓有遇之而無不及。篆刻的刀石、書畫的筆墨,是他浪跡天涯的伴侶,也是他空虛心靈的寄托。他與他們的藝術之間,產(chǎn)生一種深刻的共鳴。
《瓶花圖》
惲壽平、蔣廷錫,在性格上比較慎戒含蓄,不像上述諸家那么灑脫不羈;在作品上,也比較溫柔敦厚,流露著儒雅秀潤之氣。
《仙桃圖》
他從惲壽平的畫中領悟:
“學南田難得拙逸,徒事秀媚,便失宗旨!睂W南田徒得秀媚,而忽視所涵蘊的拙逸,不是南田之罪,是學習者的誤解。這與學趙之謙“顏底魏面”書法的人,只學到了他書中圓熟的外表,卻忽視了他從篆、隸、八分而魏碑,一步步建立的基礎。這是學者不察,不是他的過錯;但是為他帶來了“側媚”,“靡靡之書”的譏笑。當趙之謙為這位明末清初的沒骨花卉大師辯解之余,想到自己所遭到的曲解,心中不免有一種憮然之感。
《瓶梅燈鼠圖軸》
在長久的體驗中,他覺得惲壽平畫中的山石,無論多小的幅度,其中往往蘊藏著一種磊落的氣勢,表現(xiàn)出宕蕩而廣闊的胸襟。趙之謙在他所畫的一幅狀似千年古芝般的巖石扇面中題:
“惲正叔畫,凡小冊之一拓而大之,即以為芝巖圖,磊落襟懷,崚嶒氣骨,似勝前人;若豐神秀逸,則謝不敏矣!边@種深刻的領悟,也許就是他能把兩種性格迥異的畫風,融合在一起的原因。
《紅水仙》
無論書畫同源的思想和以金石的筆法表現(xiàn)在繪畫之中,都不是由他創(chuàng)始的。黃慎以草書入畫,金冬心以古拙的金石筆觸畫佛、畫馬、畫江路野梅,李鱓與高鳳翰的寫意花卉,表現(xiàn)出與行草一樣的筆情墨趣。從金冬心、李鱓的畫中,從他對隸、楷日益深入的理解中,他畫中的線條,越來越充滿了“寫”的意趣,布局則日趨簡潔......
“學由博反約,畫以繁入簡!彼诋嬛蓄}:也許是一位畫家思想、年齡和胸襟自然演變的結果。但他對初學會哈的人,仍認為細密的觀察和描寫,容易進入常軌?途颖本┢陂g,趙之謙繪畫中,另一較明顯的改變是所題款識的書體,也由行書變?yōu)樽㈦`,或蒼深健雅的北魏真書。
《蔬果扇面》
不知何時,他把目光從近代畫家的作品中,轉移到宋元的花卉畫風上面,或許這也是一種溯本探源的功夫吧......
轉載請注明來源
◎
特別聲明
編輯并不確定作品之真?zhèn),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jù)
◎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本號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發(fā)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