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學界有一個由來已久且支持者眾的觀點,認為在已遺失的曹雪芹所作《紅樓夢》原著中,理應是賈寶玉和史湘云結為夫婦,以呼應第31回回目的伏筆。當然還沒有人能給出有力的佐證,這也使得“寶玉有沒有和湘云結為夫婦”成為《紅樓夢》這部偉大作品留給世人的一大謎團。
寶玉湘云結合的觀點初看起來有一定的道理,但若著眼于全局加以推敲,則不難發(fā)現(xiàn),讓寶玉、湘玉結為夫婦的做法,勢必會改變若干主要人物的結局,甚至改變了他們的性格傾向,這實際上與曹氏對整部書的總體規(guī)劃。
一個最簡單的邏輯是,如果要讓寶玉、湘云結合,必然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讓已經與寶玉締結“金玉緣”的薛寶釵在合適的時機騰出位子。
那么,薛寶釵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會“寶二奶奶”這個位子呢?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早早死去。依寶釵這種性格,一旦嫁給寶玉,勢必從一而終,不大可能會另嫁他人。那么,真正能讓寶玉另娶的條件,必須是寶釵早早死去。
然而,仔細搜索前80回文本,你能找到曹雪芹讓薛寶釵早死的伏筆嗎?毫不夸張地說,沒有透露出任何一點關于這方面的信息。反倒是設置了一條與寶釵與寶玉結婚,后來寶玉出家,剩下寶釵守活寡的敘事線。
在名列金陵十二釵各冊的眾多女子當中,薛寶釵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她是最虔誠的封建禮教踐守者,她的一切行為都合乎三綱五常,然而到頭來,寶釵卻落得個人去樓空的凄涼結局,反而成了她踐守的各種封建綱常的犧牲品。這也正是她進入“薄命司”最主要的理由。
曹老先生還是比較有原則的,沒有像如今不少影視劇本寫手那樣,用“難產”之類的手法輕松做掉寶釵,把她送上“太虛幻境”的直通車。這也就是說,寶釵不早死,寶玉湘云怎么可能結合呢?
另外一方面,安排寶玉湘云結為夫婦顯然也大大違背寶玉這個人物的性格設定。
雖然說寶玉的性格并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權威”、“官方”的界定,但從前80回文本中已經可以看出,賈寶玉是一個典型的叛逆者。他的思想與當時的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除了他最憎惡仕途經濟之外,他在人生道路、愛情婚姻等方面都有著迥異于常人的思想。他不接受、不認可的東西,就會態(tài)度堅決、立場鮮明地予以排斥,不可能反復無常、猶豫不決、搖擺不定。
無論是在曹雪芹的原著還是高鶚的續(xù)書中,寶玉出家都是無需再爭議的一種安排。不需要多作論證就可以確定,寶玉是在經歷了家族落敗、愛人棄世、親人離散等種種痛苦、失落之后,看破紅塵毅然出家的。既然他義無反顧地做了和尚,又怎么會在這之前與之后,再與史湘云結合在一起呢?
這個問題還可以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作更進一步的探析。
首先,來看看有沒有可能是寶玉出家之后再還俗與湘云結為夫婦,這顯然與此書的主旨齟齬太過。以寶玉這種叛逆到骨子里的性格,不可能出了家,體驗一下當和尚的生活之后再還俗,當然也就不可能再娶史湘云。
其次,有沒有可能是寶玉出家之前就與史湘云有過一段婚姻呢?同樣說不通。要知道,在整本書中,寶玉與黛玉的愛情悲劇是全書的經緯所在,如果說家族衰落、世道變遷都是導致寶玉產生幻滅感的原因,那么能夠讓他徹底看破紅塵、義無反顧去當和尚的決定性、關鍵性因素必然是黛玉的死。寶玉怎么可能在黛玉死后,來上“洗心革面”,再接受另一個妹妹成為自己心愛的人呢?
總而言之,紅學界不少人士提出的寶玉湘云結為夫婦的推測,根本經不起推敲。無論從前80回的文本對是否讓寶釵給湘云騰出位子這個角度去探尋,還是從賈寶玉的思想性格中去分析,強行把寶玉和湘云捏合在一起的想法,都是有悖于曹雪芹寫作此書的內在邏輯的。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