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
-
待秋:
而淳醨一遷,質(zhì)文三變,馳鶩沿革,物理常然。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05-27 13:44)
回復
-
待秋:
評者云:“彼之四賢,古今特絕;而今不逮古,古質(zhì)而今研。”夫質(zhì)以代興,妍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適以記言;
(05-27 13:44)
回復
-
待秋:
此乃推張邁鐘之意也。考其專擅,雖未果于前規(guī);摭以兼通,故無慚于即事。
(05-27 13:44)
回復
-
待秋:
可謂鐘張云沒,而羲獻繼之。又云:“吾書比之鐘張,鐘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謝之!
(05-27 13:44)
回復
-
待秋:
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鐘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頃尋諸名書,鐘張信為絕倫,其馀不足觀。”
(05-27 13:43)
回復
-
待秋:
自漢、魏時代以來,論述書法的人很多,好壞混雜,條目紛繁;蛘咧貜颓叭擞^點,無新意補充以往;或者輕率另創(chuàng)異說,也無裨益于將來;使繁瑣的更加繁瑣,而缺漏的依然空白。
(05-22 07:43)
回復
-
待秋:
莊子說:“清晨出生而日升則死的菌類,不知道一天有多長;夏生秋死的蟪蛄(俗稱黑蟬),不知過一年有四季。”老子說:“無知識的人聽說講道,便會失聲大笑,倘若不笑也就不足以稱為道了!痹趺纯梢阅弥斓谋,
(05-22 07:42)
回復
-
待秋:
至于王羲之為賣扇老婦題字,老婦起初是埋怨,后來又請求;一個門生獲得王羲之的床幾題字,竟被其父親刮掉,使兒子懊惱不已。這說明懂書法與不懂書法,大不一樣。≡偃缫粋文人,會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又
(05-22 07:42)
回復
-
待秋:
那蔡邕(對于琴材)鑒賞無誤,伯樂(對于駿馬)相顧不錯,原因就在于他們具有真知實學和辨別能力,并不限于尋常的耳聞目睹。假使,好的琴材被焚燒,平庸的人也能為其發(fā)出妙音而驚嘆;千里馬伏臥廄中,無識的人也可看
(05-22 07:41)
回復
-
待秋:
就像惠侯那樣喜好偽品,同葉公懼怕真龍有什么兩樣。于是可知,伯牙斷弦不再彈奏,確是有道理的。
(05-22 07:41)
回復
-
待秋:
有的竟以年齡大地位高,隨便非議譏諷。于是我便故弄虛假,把作品用綾絹裝裱好,題上古人名目。結(jié)果號稱有見識者,看到后改變了看法,那些不懂書法的人也隨聲附和,競相贊賞筆調(diào)奇妙,很少談到書寫的失誤。
(05-22 07:41)
回復
-
待秋:
遇到世稱有見識的人,就拿出來向他請教?墒菍懙镁尚沱惖,并不怎么留意;而對寫得比較差的,反被贊嘆不已。他們面對所見的作品,井不能分辨出其中的優(yōu)劣,僅憑傳聞所悉誰為名人,即裝出識別的樣子評說一通。
(05-22 07:41)
回復
-
待秋:
我曾用全部心思來作書,自以為寫的很不錯。
(05-22 07:40)
回復
-
待秋:
,質(zhì)樸的古文和妍美的今體相差懸殊,且已不再沿用,也就略去不說。還有依據(jù)龍、蛇、云、露和龜、鶴、花、草等類物狀創(chuàng)出來的字體,只是簡單描摹物象形態(tài),或?qū)懏敃r的“祥瑞”,雖然筆畫巧妙,但缺作書技能、又非書法
(05-21 07:37)
回復
-
待秋:
至于未能詳盡之處,只好有待將來補充了,F(xiàn)在敘說執(zhí)、使、轉(zhuǎn)、用的道理與作用,可讓不了解書法的人能夠領(lǐng)悟:
(05-21 07:36)
回復
-
待秋:
縱然是使用貶低羲之、獻之的手段,和誣蔑鐘繇、張芝的語言,也不能掩蓋當年人們的眼睛,堵住后來學者的口舌;
(05-21 07:36)
回復
-
待秋:
那就不可能表現(xiàn)出魚躍泉淵般的飄逸風姿,卻已聽到坐井觀天那種浮淺俗陋的評論。
(05-21 07:35)
回復
-
待秋:
觀察時務(wù)求精細,摹擬時貴在相似。若摹擬不能相似,觀察不能精細,分布仍然松散,間架難合規(guī)范;
(05-21 07:35)
回復
-
待秋:
有的恬淡雍容,內(nèi)涵筋骨;有的曲折交錯,外露鋒芒。
(05-21 07:35)
回復
-
待秋:
然而書體的變化有多方面因素,表現(xiàn)性格情感也不一致,剛勁與柔和被乍揉為一體,又會因遲緩與疾速的遷移而分展;
(05-21 07:34)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