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于丹之后,又一位國學大師跌落神壇,網(wǎng)友:她配不上大師的名號 2021-06-05 14:55 《百家講壇》捧紅了無數(shù)的國學大師,于丹就是其中一位,早年間,于丹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博學多識、妙語連珠的國學大師,很有文化涵養(yǎng)?墒2012年,于丹受邀到北京大學參加一場國學講座,卻遭到觀眾席上數(shù)百名學生的抵
-
懂得國學的人,會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 ! 2020-04-20 07:08 “國學”,泛指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與學術(shù),這個名詞最早產(chǎn)生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近年來,隨著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國學”再次成為一個熱門詞匯。電視臺推出各種國學節(jié)目,成年人開始上各種國學課,孩子也開始參加各種國學培訓。隨著中國文化的不斷復
-
明德書院:國學經(jīng)典,文化自信的底層基因 2020-03-06 09:52 國學——是以先秦經(jīng)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jīng)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shù)體系。 一、中華文化不是“守舊”的代
-
厚德載物文化教育中心開啟國學講堂 2019-11-26 14:16 11月25日,厚德載物文化教育中心在海淀南路南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海淀南路倒座廟8號院內(nèi))首次成功開啟了國學講堂。厚德載物文化教育中心趙紅校長主持。 圖為部分與會專家老師合影(展示作品為趙紅校長老師北雁王羅維存先生墨寶) 清華大學人文學
-
國風雅韻,走進生活才能生根開花 2019-10-23 04:27 【熱點觀察】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yè)庭 “這小小的香囊里面,裝的可是中華幾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崩蠋煾狄贿呍诓級K上飛針走線,一邊介紹,“漢樂府名篇《孔雀東南飛》里就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的詩句。三國時曾任曹操主簿的繁欽,寫過一首《定情
-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同一部《論語》。全球《論語》共誦挑戰(zhàn)吉尼斯世界記錄,三千小童邀您一起來見證。 2019-10-22 21:42 在五千多年文明發(fā)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其中以儒家文化思想為主要內(nèi)容,整個儒家文化又以《論語》最具有代表性。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等國學經(jīng)
-
楊東平丨繼承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現(xiàn)狀和展望 2019-08-22 17:28 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從民間的國學熱到現(xiàn)在為止已經(jīng)成為一個自上而下的政府行為和國家意志,在這個背景下,如何來認識和了解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現(xiàn)狀和問題?本文中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教授從宏觀角度闡述了中國當代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問題和困境
-
琦君:三更有夢書當枕,千里懷人月在峰 2019-08-16 08:00 這時我的另一位在上海念大學的二堂叔暑假回來了,他送給我一本《愛的教育》和一本《安徒生童話集》,我說我早已讀大人的書了,還看童話。他說童話是最好的文學作品之一種,無論大人孩子都應(yīng)當看。他并且用“官話”念給我聽。他說“官話”就是人人
-
研學旅行:走進文廟學宮 品讀儒學文化 2019-05-21 20:25 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 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jīng)濟及宗教發(fā)展的完整畫卷。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 Pingyao ancie
-
“流浪大師”故事再反轉(zhuǎn):直播月收入30萬,一天所得捐給福利院 2019-05-13 18:59 文|祝穎麗 編輯|常雁 爆紅一個多月之后,“流浪大師”沈巍從一個流浪漢正式變身成為主播。 與此前網(wǎng)友的想象不一樣,對于自己的走紅,沈巍雖然精神疲憊,但仍然感到幸運,“網(wǎng)絡(luò)太偉大,否則
按照發(fā)布時間排序
日志分類
- 全部日志
- 孔子傳
- 論語注解
- 國粹新聞動態(tài)
- 國禮速遞
- 儒家新風
- 感恩
- 節(jié)氣節(jié)日由來
- 時事感言
- 圣賢教育
- 國學知識
- 南懷瑾講義錄
- 修行路上
- 易經(jīng)風水
- 名人軼事
- 茶文化
- 修身齊家
- 大師是怎樣煉成的
- 曾氏圣教
- 百善孝為先
- 佳節(jié)同喜
- 酒飯桌上規(guī)矩
- 節(jié)日隨筆
- 業(yè)障
- 教之以道
- 朋友之道
- 祭祀禮儀
- 教育之痛
- 性格決定命運
- 教養(yǎng)決定品格
- 說話學問
- dsfsd
- 經(jīng)典古文
- 好人好報
- 感動時刻
- 家教
- 正能量
- 師范王陽明
- 幸福人生
- 老莊之道
- 應(yīng)該“拿來”
- 學習友邦
- 看!誰在忤逆父母?
- 美是最好的教育
- 國民素質(zhì)面面觀
- 生財有道
- 內(nèi)心的高貴
- 中國人的硬骨頭
- 吉人天相
- 活在自己的風范中
- 老祖宗的話
- 中華禮儀
- 名家佳作
- 經(jīng)典要義
- 紀念
- 男人的責任
- 名家正論
- 民俗文化
- 鬼谷子
- 女德/巾幗
- 感悟人生
- 成功之道
- 企圣談經(jīng)
- 陳摶傳經(jīng)
- 修德改命
- 古今家訓
- 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
- 童心幻夢
- 孫子兵法
- 名家稚見
- 天規(guī)人道
- 朱熹
- 文中子
- 張良黃石術(shù)
- 壯心不已
- 國學大師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中外教育面面觀
- 魯迅精神千秋魂
- 子何敗家?!
- 至理名言
- 丹青直言
- 網(wǎng)絡(luò)文化
- 道在中庸
- 家和萬事興
- 當代人的精神狀態(tài)
- 人性之變
- 領(lǐng)導之術(shù)
- 管子經(jīng)典
- 福善禍淫
- 邱祖
- 可以拿來的國外圣賢奇思妙語
- 辭林精義
- 雅居雅玩
- 劣根性
- 心靈雞湯
- 菜根譚
- “西施”
- 歷史
- 歷史點評
- 國外名家修身正論名言
- 論語
- 戊戌變法諸君子
- 心理疏導
- 道盛和
- 張至順
- 魂歸何處
- 境界
- 紅豆紅杏
- 成在自律
- 教養(yǎng)
- 康壽寶
- 大修在書
- 改過自新
- 靈修
- 情感蜜語
- 禪茶一味
- 情緒療愈
- 關(guān)公文化
- 周公周禮
- 童蒙家教
- 子曰詩云
- 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