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曾國藩的為官過程,解讀《曾國藩家書》系列之9:
曾國藩一個農(nóng)家子弟,沒有任何背景,他的所有榮耀,都來源于自己的努力。那么,曾國藩進入官場后,到底有多努力呢?要看他讀書的方式。
都說曾國藩善于為官,不過,他的為官方法,大部分都來源于書本和自己的實踐。了解曾國藩的官場謀略,要先了解他是如何讀書的?
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十月十九日,在曾國藩寫給父母的家書中,特意提到了他讀書的方式:
近因體氣日強,每天發(fā)奮用功,早起溫經(jīng),早飯后讀廿三史,下半日閱詩、古文。每日共可看書八十頁,皆過筆圈點,若有耽擱,則止看一半。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近來由于精神越來越旺盛,每天刻苦用功,早晨起來的時候溫習經(jīng)書,吃完早飯后讀二十三史,下午讀詩、古文。每天一共可以讀八十頁書,全部用筆圈點。
從這封家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曾國藩確實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
一、曾國藩為官也不忘學習。
此時的曾國藩,是進入翰林院工作的第二年,職位是檢討,為從七品。
曾國藩的這個職位,并不算小,如果按照我們現(xiàn)在的級別來看,是一名副處長級別的干部。從曾國藩的這封家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為官的人,應該如何讀書,讀什么書?
曾國藩每天要讀八十頁書,這在古代的書籍中,數(shù)量非常驚人。由于都是古文,要邊讀邊理解,可見他讀書非常用功,也非常專心。
二、曾國藩讀書,一切以實用為第一標準。
經(jīng)書、歷史、詩文等等,曾國藩都要讀,可見其讀的書非常雜。事實上,曾國藩所讀的這些書,不是雜,而是實用。
在翰林院工作,有一條非常便捷的升遷路線,就是入值南書房,成為皇帝的近臣。
清朝的皇帝,要經(jīng)常抽空學習經(jīng)書、詩文,給皇帝、皇子們講學的人,主要是翰林院里的侍讀、試講。
在給皇帝講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得到皇帝的認可和賞識,升遷就會非?焖。
曾國藩能獲得道光皇帝的器重,與這方面有很大關系。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曾國藩被升授為翰林院從五品侍講時,在給道光皇帝講解“四書五經(jīng)”的時候,就得到道光的褒獎,認為曾國藩講學能結合實際問題,十分難得。這也為他后來不斷獲得升遷,打好了基礎。
另外,曾國藩還特別喜歡讀歷史,尤其是信中提到的二十三史,更是他經(jīng)常要讀的書目。甚至后來成為湘軍統(tǒng)帥,行軍打仗的時候,每天都要看。
曾國藩進入官場的時間比較晚,他30歲才正式進入官場,加上家里世世代代都是農(nóng)民,沒有人做過官,也沒有人教他如何做官。
但是,曾國藩是一個非常喜歡學習的人,他從歷史中,找到了帝王權謀、權臣權謀之外的第三種權謀術,靠這套權謀術,曾國藩在官場上游刃有余,無論是在道光時期,還是在咸豐、慈禧時期,都能得到重用。
除了統(tǒng)治者外,提攜曾國藩的穆彰阿、肅順倒臺時,曾國藩也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后來,曾國藩又將這套權謀術教給了自己的學生李鴻章,讓李鴻章也成了一代名臣。
曾國藩的這套權謀術到底是什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卡片鏈接,訂閱、購買《曾國藩權謀術:亂世可成梟雄,盛世可為富商》,在近30萬字的介紹中,將曾國藩的權謀一生,講解得十分透徹,讀后讓人受益匪淺。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傳》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