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把最溫柔的一面展現給
了外人,而把壞脾氣留給了家人。然而,最好的教養(yǎng),不只是對陌生人彬彬有禮,更重要的是要尊重自己最愛的人。我們?yōu)槭裁磿䦟τH人發(fā)脾氣呢?大多是因為對方給自己的壓力太大或束縛太多,抑或是對方常常讓自己失望。還可能因為安全感,因為知道親人不會失去,不會計較,所以肆無忌憚。
在這個大千世界中,親人是我們的保護傘,護著我們一路前行。但他們也深知我們的軟肋,一言一行總能擊中要害,輕易引起我們的焦慮,讓我們崩潰。所以,向親人發(fā)脾氣變得難以控制。
深到骨子里的教養(yǎng),是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邊人。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好,同樣是深到骨子里的。
小時候,在去學校之前,我總喜歡把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東西裝到書包里,然后試探性地問媽媽:“我能帶這個小熊玩具去學校嗎?我能帶些零食到學校嗎?”
媽媽看著一直磨磨蹭蹭的我,總是很嚴厲地說:“這些東西不能帶,趕緊收拾完出門,再不快點就遲到了!边@個時候的我總是很不甘心,總會趁媽媽不注意,偷偷摸摸往書包里塞東西,如果被發(fā)現了,我會很不情愿地掏出來,放在桌子上,走的時候,一步一回頭地看,然后被媽媽一把拉出了門。
讀大學那會兒,每次離開家回學校,媽媽總是想方設法往我的行李箱子里塞東西,像煮熟的雞蛋、牛肉干、花生之類的。雖然這些東西到處都能買到,可媽媽總覺得只有她給帶的才是最好的。每當這時,我總是站在一旁一再提醒:這些夠了,真的夠了,再往里面塞,箱子就蓋不上了。
工作之后,每次逢年過節(jié)回家,我喜歡給家里買一些東西,不過走的時候,媽媽總是要給我?guī)Ц嗟臇|西。一些花生、核桃、紅棗,每次塞到我包里后,我都會拿出來,然后很不耐煩地說:“這些都不用拿,你們留著吃吧,在北京什么不能買?非得從家里帶?”這時媽媽總會討好地說:“都拿著吧,這些都是自家種的,比外面買的要干凈,更好。”然后趁我不注意,偷偷摸摸、小心翼翼地塞回去,生怕我嫌煩,怕我生氣。
小時候,我們要看父母的臉色;現在,父母老了,卻要看我們的臉色
了。一大早到公司,沒坐下幾分鐘,媽媽打來了電話:“我看天氣預報說,天氣冷,記得多穿衣服,可別凍著,自己一個人在外面要對自己好一些,想吃什么就買什么,千萬別虧自己……”我有些不耐煩:“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我要忙了,先掛了,等空閑時我再給你打電話!焙芏鄷r候,我沒覺得自己的做法欠妥。
在家時,我喜歡看電視節(jié)目放松自己,當看到一則公益廣告時,我突然之間淚崩:媽媽給孩子打電話,電話那頭各種不耐煩:“你怎么又給我打電話了?我忙著呢!薄拔蚁葤炝,等一會兒給你回電話!泵髅魃暇W玩游戲,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卻很敷衍,說自己忙,雖然兒女的態(tài)度很冷漠,而媽媽卻說:“現在跟孩子說話要很小心,生怕惹孩子不高興!薄艾F在的孩子壓力大,對我們發(fā)脾氣也沒關系,只要宣泄出來就好。”
父母的愛,不計得失,不求回報,無論電話那頭的我們語氣有多么不耐煩,他們都很少生氣
。但他們的愛并不是我們肆無忌憚的理由,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更應該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懂得怎樣愛人。我們總是以為熟悉的人就不再需要關心和愛護,所以以最不耐煩的姿態(tài)來面對最親近的人,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把自己最沒有修養(yǎng)、最糟糕的一面給了我們最愛的人。懂得愛人的人,不僅是心里真正有愛,更會表達愛,這樣的人,對待他人,不管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都是一視同仁的。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是克服本能,就是一種教養(yǎng)。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