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朝斌,法名釋義開,1942年11月生,上蔡人,1980年入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河南省分會會員;1984年,獲河南省總工會頒發(fā)的自學成才證書,(全省當時就兩位)。1986年河南省電視臺做專題采訪報道。同年底,被選拔為上蔡縣第一批科技拔尖人才,曾是上蔡縣政協(xié)第三屆、四屆、五屆、六屆委員。1986年后皈依佛門。上蔡縣佛教協(xié)會會長。
《唯留果實奉人間》 68cm×136cm
巖花開太古 飛雁印蒼穹
——釋義開法師畫集序
釋義開(1942~)法師,河南上蔡人,俗名王朝斌,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河南省知名美術(shù)家,二零零四年春于五臺山碧山寺,依上妙下江大和尚剃度后受俱,曾任五臺山竹林寺住持,現(xiàn)為上蔡縣佛教協(xié)會會長。
《百花正上裝》 136cm×68cm
師髫齔偃蹇,命途多舛,十余歲時被父舍于姨家做養(yǎng)子,不久一日而兩弟俱亡,旋即父冤死獄中,師與啞母并寄姨家。師斷續(xù)上學不足五年,在學期間,經(jīng)常被大隊、鄉(xiāng)里抽去辦展覽,十五歲即到鄉(xiāng)糧所參加工作。此后一直到一九六六年,因社會政治氣候影響及個人身世成分問題,師兩次被離職歸鄉(xiāng),而其間工作,由鄉(xiāng)糧所而縣糧食局而鄉(xiāng)糧所,師所從事工作繁雜沉重,基本與繪事無關(guān)。文化大革命中,師之繪畫技能方得有用武之地,師之繪畫能力亦在辦各種展覽中得以鍛煉與提升。一九六九年,師再次由農(nóng)民而進入縣文化館工作,之后一直到一九九五年退休。
《朵朵國色映九洲》 136cm×68cm
觀師幾十年的工作經(jīng)歷,其主要精力乃致力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美術(shù)宣傳及其培訓、教育工作,其時間基本被各種展覽、宣傳、培訓工作占滿,繪畫創(chuàng)作實為師利用種種零碎業(yè)余時間完成。由于繪畫、宣傳、培訓成績突出,一九八零年,師被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河南分會吸納為會員,一九八四年,獲河南省總工會頒發(fā)的自學成才證書,一九八六年河南電視臺對其進行專訪報道,同年,師被選拔為上蔡縣第一批科技拔尖人才。
《荷塘紅鯉》(年畫)75cm×53cm
1979年由河南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全國發(fā)行4000萬張。
師本農(nóng)家,上要贍養(yǎng)三層老人(養(yǎng)父母、啞母、岳父),下需育養(yǎng)四個子女,繁忙的工作之余,還要顧及農(nóng)事。師之從事美術(shù)創(chuàng)作,就是在這樣沉重的背景下進行的。師乃平凡之美術(shù)工作者,其成就與影響有限,但若沒有非凡的毅力、志氣,沒有對繪畫的執(zhí)著、熱愛,沒有對生命生活的真誠、珍視,要取得如此的成就亦如蜀道之難。
《洛陽牡丹》 136cm×68cm
一九七九年前,因為工作性質(zhì),師之繪畫基本上為宣傳、展覽性質(zhì)的作品;一九七九年,師受邀開始創(chuàng)作年畫,直到一九九零年,師每年都有年畫出版,前后共出版二十多幅。進入八十年代初,師開始轉(zhuǎn)入國畫的探索創(chuàng)作,但一九八三年之后的十余年,由于種種因素制約影響,師之國畫創(chuàng)作實際上基本中斷,直到一九九五年退休之后,師方用力于國畫創(chuàng)作。師于美術(shù)之事,多所涉獵,宣傳畫、版畫、壁畫、年畫、水粉畫、油畫、連環(huán)畫、廣告畫、國畫、雕塑等,皆有探究實踐。正因此廣泛之習練體悟,師之山水、花鳥、人物等國畫,無不渾然融合了他多體繪事之長。師之創(chuàng)作,入乎俗而出于雅,純?nèi)荒似鋫體人格、精神、理想之寫照。師之梅花,重盤曲蒼勁之軀干,老樹開花,冰雪凝香,足見風雨不屈之堅韌高潔;師之葡萄,重累累壓枝之果實,立體飽滿,或墨或彩,誠見其奉獻之熱腸;師之牡丹,潑墨渲染,月夜清風,典麗之中見清雅之懷;師之山水,色彩變化,山脈層疊,極見波瀾壯闊之勢。師之繪畫,無論在俗,還是出家,其風格始終明凈、亮麗、開闊、豁達。如此苦難多磨的人生,如此明朗美麗的畫風!
《秋清呈詩韻》 96cm×180cm
師自幼家貧,受教有限,一生坎坷,而成長于苦難之間,然其熱愛生活,熱愛知識,自幼至今,手不釋卷。正因?qū)χR和真理的不斷追求,使他不斷地揚棄已有的自我,最終走入了佛陀的懷抱。師之入佛門,不是逃避,不是迷茫,而是對黨對國對家盡到責任、貢獻之后的選擇,是歷盡苦難之后的自覺選擇,是多年廣泛學習研究之后的理性選擇。師之入佛門,是為探究生命的真相,是為了更開闊的愛與慈悲,亦是他理想主義情懷的必然歸宿。師曾總結(jié)自己的人生處世言:為國講個“忠”字,對父母講個‘孝“字,對夫妻講個“情”字,對子女講個“教”字,對朋友講個“義”字,對工作盡個“職”字,為人辦事盡個“心”字,與人交往講個“誠”字,遇到困難講個“智”字,遇到煩惱講個“忍”字,遇到別人有危險,講個“勇”字,遇到無明之人,講個“善”字,遇到爭訟,和平解決,講個“理”字。此并非夸張之辭。觀師大半生行事,坦蕩磊落,踏實真誠,克己利人,樂善好施,此乃師一貫之風格,并非入佛門之后乃爾,而這也正是師能最終在歷盡人間滄桑之后歸入佛門之道德契機。蓮池大師說,如要學佛,先做世間君子。師正是由世間君子而入佛門。師畫作之大氣、正氣、明凈,正是其開闊之胸懷、剛正之人品、高遠之理想的真實映現(xiàn)。
《秋山夕照圖》 96cm×180cm
本冊畫集中,師畫作中題名由朝斌而朝斌居士而三寶弟子眼開而沙門義開,這一落款題名之變化,亦折射出師之心路歷程之變化、生命歷程之變化,而師之繪畫,亦有相應之變化。師之山水畫,學佛、出家后作品,雖然一如前期畫作之大氣、明麗,但更多心靈之境之化現(xiàn),如其山石水之如玉如璞,大氣、明麗之中更有一種浪漫而空幻的氣息;如其蒼莽群山之上的燦爛紅花、欲燃之樹等,渾然寧靜之中又不失生命之活潑。而其小幅的葡萄、花鳥畫作,更是構(gòu)思空靈,朵花只果之間,禪意淋然,覽之而退人俗情凡念。
《神洞不知迷》 136cm×68cm
師愿乃以畫弘法,除了羅漢、菩薩等佛像題材外,師把他學佛修行的感悟融入山水花鳥等傳統(tǒng)題材繪畫中,一花一草,一山一水,大道自然,法爾如是。一朵花里即可見三千大千世界,師騰挪變幻的清凈畫筆下,又何嘗不是佛陀的萬千化現(xiàn)!師詩曰:“巖花開太古,飛雁印蒼穹,秋清呈詩韻,霜嵐萬里紅。”師之心境何其朗凈也!亦何其美哉!
師以畫弘法,現(xiàn)在年事漸高,每幅畫幾乎都是用生命在畫。但愿佛法的真意,一如師畫中山水之清音流入有緣人之耳,一如師畫中花果之馨香浸入有緣人之肺腑!亦愿師之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菩薩精神恒放光明!
阿彌陀佛!
王津 二零壹四年夏于河南上蔡禪來院
《碩果累累》136cm×68cm
發(fā)表評論 評論 (28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