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李白的這首詩,香艷極致卻不污,引人無限遐想,網(wǎng)友:不愧是詩仙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盛世,也是文學(xué)和藝術(shù)達到高峰的時期。可謂群星璀璨,大放異彩。每位大詩人和大文學(xué)家都有自己獨立的風(fēng)格色彩,各領(lǐng)千秋。但如果一定要在其中選出一個代表人物,那么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李白。

李白,字太白。出生于長安元年(701年),關(guān)于李白的身世,一直以來都是個謎。史料記載,李白從小就是一個文學(xué)天才“五歲誦六甲”,十五歲時便有自己的成名作了。社會上許多的名流都十分推崇李白。
李白十八歲的在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內(nèi))讀書的時候,就經(jīng)常往來周圍的各個縣郡,增長了不少的閱歷和見識,開元十二年(724年),24歲的李白離開了自己的故鄉(xiāng),踏上了遠游的征途。

“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李白懷著滿腔的報復(fù),行走于祖國的山川大地,他詩中的豪氣也是在這一段時間里鍛煉出來的,一個人每天見到的是遠闊的山川大地,想的是國家興衰的大事,心胸自會開闊,談吐必然不俗。
李白的詩便是如此,我們在他的詩中常能看到一片瑰麗新奇的景象。比如說《望廬山瀑布》
的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還有《行路難》的那句:“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的詩大多數(shù)都是豪氣縱橫的,但有的時候李白也會寫一些描繪男男女女之間情感的詩,雖然這一類的詩數(shù)量并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稱是精品,深刻的體現(xiàn)了李白的才華。
比如說這首李白為一名15歲小歌姬寫的詩,整首詩為41個字,寫的非常的香艷,令人眼前一亮的同時又不俗氣。
《對酒》李白
“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玳瑁筵中懷里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李白的飲酒詩可以說絕大部分都是非常豪氣的,比如說在《將敬酒》中的開篇便震懾人心:“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但是這首《對酒》卻寫的非常溫文爾雅,把15歲的吳姬那種青春靚麗;那種千嬌百媚描繪的剛剛恰到好處,并且好像一個故事一樣串聯(lián)在了一起,而到最精彩的時候,李白的筆鋒卻戛然而止,引人無限的遐想。但卻又讓人覺得,這樣已經(jīng)剛剛好了,如果再寫下去就要俗了。

光是從這首詩中就能看出,李白絕對是一個“把妹”的高手,把女子的心理,和整個對酒場景,最后美人醉倒入懷的場景都寫的如此之詳細。這可不僅僅需要高超的才華,更需要有豐富的經(jīng)驗。這也難怪李白不是迎娶富家千金,就是娶丞相的女兒。李白的才華便足以令人傾倒,更何況又是一個如此會解風(fēng)情之人呢?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