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大全,伊人久久成综合久久影院,中文有码人妻字幕在线,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登錄站點

用戶名

密碼

[藝論·研究] 瀛奎律髓110卷42遷謫類,黃庭堅如何學杜甫?實字與虛字的用法

3 已有 202 次閱讀   2023-05-28 13:05
瀛奎律髓110卷42遷謫類,黃庭堅如何學杜甫?實字與虛字的用法 

前言

繼續(xù)瀛奎律髓第42卷,遷謫類作品,有的詩人寫自己經(jīng)歷和感受,有的則寫他人經(jīng)歷,和寄贈類差不多。

方回對于江西詩派有些偏愛,在這一卷中,錄入了幾首江西詩派的五言律詩。特別是對于黃庭堅的兩首詩,方回頗費了一番筆墨,描述了江西詩派學習杜甫,以及實字與虛字的用法。

一、黃庭堅的兩首五律

1、戲題巫山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二月,屢遭貶謫的黃庭堅來到四川巫山縣。當年杜甫經(jīng)過巫山縣時,也留下一首五律,《巫山縣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別,兼諸公攜酒樂相送,率題小詩,留于屋壁》:

臥病巴東久,今年強作歸。故人猶遠謫,茲日信多違。
接宴身兼杖,聽歌淚滿衣。諸公不相棄,擁別借光輝。

黃庭堅次韻杜甫詩,作了這首五言律詩,《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

巴俗深留客,吳儂但憶歸。
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
東縣聞銅臭,江陵換祫衣。
丁寧巫峽雨,慎莫暗朝暉。

方回對于黃庭堅的精神品格評價甚高,認為他八年流離,詩中從不表示自己被貶謫的不滿:

蓋流離跋涉八年矣,未嘗有一詩及於遷謫,真天人也。此出峽詩。

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使用了杜甫的句法。

2、被貶宜州

黃庭堅早年與趙挺之(李清照的公公,后任宰相)有矛盾,后來黃庭堅作《承天塔記》,轉運判官陳舉上報黃庭堅幸災樂禍,趙挺之把黃庭堅除名并羈管宜州。

崇寧二年(1103年)十二月十九日晚,黃庭堅乘船赴貶所宜州,當時有人攜酒送行,于是黃庭堅作了這首詩。《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fā)鄂渚,曉泊漢陽,親舊載酒追送,聊為短句 》:

接淅報官府,敢違王事程。
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
鄰里煩追送,杯盤瀉濁清。
袛應瘴鄉(xiāng)老,難答故人情。

接淅,典出《孟子·萬章下》:"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淘過的米還沒有來得及煮熟,就馬上出發(fā),不敢違反朝廷的旨意。

次聯(lián),則是“接淅”的具體表現(xiàn),晚上從江夏出發(fā),早晨就到了漢陽。

鄰里煩追送,杯盤瀉濁清。 “追送”,說明親舊突然接到消息,追隨而來。濁清,形容詞活用為名詞,代表酒,泛指酒食。

上下聯(lián)用動詞“追送”對仗名詞“濁清”,亦可看作當句對。昨天的文章里也說過,這種對仗,在古詩中常見。

袛應瘴鄉(xiāng)老,難答故人情。一語成讖,黃庭堅一去不歸,兩年后(崇寧四年,1105年)客死宜州,終年六十歲。

二、黃庭堅學杜

方回對于這兩首詩,作了較大篇幅的評論,主要是對于黃庭堅學習杜甫,以及虛字與實字的使用,進行了闡述:

此詩亦無一毫不滿之意。
而老筆與少陵詩無以異矣。
試通前詩論之“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即老杜詩“直知騎馬滑,故作泛舟回”也。

此詩亦無一毫不滿之意,指《《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fā)鄂渚》和《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都沒有因為被貶謫而顯露不滿。

這和昨天說的宋之問貶謫詩一樣,宋之問《初到黃梅臨江驛》仍有一片忠君之情。被貶之人無奈也好、忠厚也好,在詩中是看不出怨恨之情的。

老筆與少陵詩無以異矣,則是指黃庭堅善于學杜甫。并且指出,黃庭堅《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中頷聯(lián) “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化用了杜甫《放船·送客蒼溪縣》中的“直知騎馬滑,故作泛舟回”。

關于學習杜甫,方回在這一段文字中,特別指出了杜甫關于實字與虛字的用法,以及江西詩派對于杜甫的模仿。

三、杜甫的實字與虛字

接上所述,方回詳細地對于詩中,實詞與虛字的使用,說出了自己的體會:

凡為詩,非五字七字皆實之為難,全不必實,而虛字有力之為難。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以入字、歸字為眼;凍泉依細石,晴雪落長松,以依字、落字為眼;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以弱字、香字為眼。

實字,簡單說就是景物等名詞,虛字,動詞、副詞、形容詞等。作詩全句用實字并不難,而是一句中,既有實字,又有虛字,而虛字有力,才是真的難。

方回舉例了杜甫的幾句詩,并把詩中作謂語的動詞(和形容詞)一一舉例:入、歸、依、落、弱、香。方回說,這些字是一詩之眼,即“虛字有力”。

方回說的“五字七字皆實”,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方回對于唐人用法評價道:

凡唐人皆如此。
賈島尤精所謂敲門、推門。爭精微於一字之間是也。
然詩法但止於是乎?
惟晚唐詩家不悟。蓋有八句皆景,每句中下一工字以為至矣。而詩全無味。所以詩家不專用實句實字,而或以虛為句,句之中以虛字為工,天下之至難也。

賈島的推敲,是詩人煉字的典范故事,煉字,即選擇詩眼那個字,基本是作謂語使用的虛字。

不過,方回也指出,詩法并非煉字那么簡單,晚唐詩人就沒有領悟到。晚唐人做律詩,經(jīng)常八句都寫景,以為在句中工整的好字,就自以為是佳作了。這種詩有句無篇,整首詩則沒有什么味道。

詩家不會專門用實句(全篇寫景)實字(全句都是景物)。而是既有寫景句,也有抒情句(以虛為句),而句子之中,也要注重使用虛字,這是最難的地方。

四、三宗學一祖

后面,方回又以宋人律詩為案例:

后山曰:“欲行天下獨,信有俗間疑”,欲行、信有四字是工處!笆S撈孀,終能諱秘方”,剩欲、終能四字是工處。
簡齋曰“使知臨難日,猶有不欺臣”。使知、猶有四字是工處。

陳師道(后山)、陳與義(簡齋)和黃庭堅被方回評為江西詩派"三宗”,杜甫則是江西詩派的“一祖”。

方回舉例了三宗用虛字的詩句,欲行、信有、剩欲、終能、使知、猶有,都是虛字。其中剩欲、終能是修飾動詞的副詞,欲行、信有、使知、猶有,是動詞。

然后,方回又把黃庭堅這首詩與孟浩然、杜甫作品對比:

他皆仿此。且如此首"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又與"氣蒸云夢澤,波動岳陽城"不同。蓋宵征、睡起四字應接淅之意,聞命赴貶不敢緩也。與老杜"下牀高數(shù)尺、倚杖沒中洲"句法一同。詳論及此后學者當知之。

"氣蒸云夢澤,波動岳陽城"出自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這兩句側重于寫景,展示洞庭湖的浩瀚氣勢。

黃庭堅的"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重點不在于寫景,而是側重于“宵征、睡起”帶來的急迫感。

當年唐太宗臨終前,故意將李勣貶出長安,并對太子李治說,如果李勣徘徊觀望,等我死后馬上把他殺了。如果李世績立刻去上任,等我死了你就把他召回來重用。李勣得旨后,連家都沒有回,直接就出發(fā)了,后來成為唐高宗的股肱之臣。

被貶謫后,即刻出發(fā),表示對于朝廷的忠心。黃庭堅這一點作的很好,可惜他并沒有堅持到回來的那一天。

方回將宵征、睡起的急迫,與杜甫的"下床高數(shù)尺、倚杖沒中洲"對比,說句法相同,感覺似非而是。大概是前2字作比較,宵征、睡起;下床、倚杖,都是前后連貫的兩個動作。都有急迫感。一個指王命急宣,一個是水漲沒身,都比較緊急。

不過,句子的語法并不相同。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是一句只有一個謂語的簡單句;下-床+高-數(shù)尺、倚-杖+沒-中洲,是一句中有兩個謂語的復雜句 。

結束語

方回對于實字和虛字的用法,他認為“詳論及此后學者當知之”。雖是一家之言,但的確是學詩者應該知道的作詩法門之一。

結束時,依照慣例作詩一首為今天作業(yè),五律習作110擬古遷謫類《送山谷用杜子美韻》:

寄語南行客,相攜白首歸。桃源春共老,宦海意多違。
度嶺愁聞雁,思鄉(xiāng)淚染衣。我心如日月,一路伴光輝。

@老街味道 

分享 舉報

發(fā)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