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農(nóng)歷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值此殊勝日,持清凈、廣大發(fā)心,依身、語、意三門廣行善業(yè)、念佛、吃素、放生、供燈、持咒、誦經(jīng)、頂禮、供養(yǎng)、為僧眾供齋、持戒、修持慈悲心與菩提心等任一善法,其功德無量,請廣作功德,并回向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愿眾生能遠離一切天災(zāi)人禍!祈愿世界和平安寧、無有災(zāi)厄、眾生吉祥安泰!

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dǎo)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經(jīng)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xiàn)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guān)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愿,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yīng)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xiàn)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

【出家因緣】
2017年11月7日,農(nóng)歷九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娑婆世界的眾生與觀音菩薩最為投緣,不但「家家彌陀,戶戶觀音!姑磕贽r(nóng)歷的二月十九觀音菩薩圣誕,六月十九觀音菩薩成道紀念日,和九月十九的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佛教的寺院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法會,因緣非常殊勝。
編年通論第十卷說:唐朝終南山的道宣律師,嚴持戒律,道行高峻,受天人供養(yǎng)。有一天,他問天人,觀世音菩薩的本跡因緣是怎么回事。天人告訴他,在過去劫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莊嚴王,他的王后是寶應(yīng)夫人,生有三個公主,長公主叫妙嚴,次公主叫妙音,三公主叫妙善,觀世音菩薩最初示現(xiàn)人間,是莊嚴王的三公主。 后來,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齡,大女、二女高高興興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兒妙善死也不肯出嫁,執(zhí)意出家。
妙莊王大怒,把妙善趕出王宮。妙善就到深山修行,后來莊嚴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親人的一只手、一只眼來作藥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犧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獻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親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動,便賞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為千手千眼的觀世音。

【應(yīng)化事跡】
在江蘇省常州市的天寧寺,有位雙目失明的出家人,生活上處處都感到不方便,萬分痛苦。寺內(nèi)住持教導(dǎo)他每天拜佛,念誦“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圣號一千零八遍,誦《法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只要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重見光明。
由于《普門品》全文約一千八百多個字,對于一位失明的人,學(xué)誦有困難,所以僅學(xué)念《普門品》其中的四句偈語:“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zāi)風(fēng)火,普明照世間!
這位失明多年的出家人,遵照住持的話,每天專注,一心一意地虔誠念誦。經(jīng)過數(shù)月的時間,一天忽然雙目重見天日,破除一切障礙。
南無觀世音菩薩,大發(fā)慈悲心,功行海洋深,駕慈航渡迷津,感化有緣人,十四種無畏,三十二化身,千手及千眼,降伏眾魔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蓮座涌慈云,隨處現(xiàn)金身,揚枝水灑凡塵,甘露潤群生,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佛不離心 。永離八難,一切災(zāi)殃,苦厄化為塵。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離嗔、離癡。 “圣號”是佛教中對佛、菩薩名稱的一種尊稱,意識是某某“圣者的名號”。觀世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因大悲心切,耳根圓通,聞聲救苦。觀世音菩薩上合十方諸佛的本絕妙心,與佛同體。并同一慈力,可運七慈,普度眾生,下合十方六道,一切眾生心性,能與眾生同憂患共悲仰。 觀世音菩薩是一位大慈大悲、神通廣大的菩薩。佛經(jīng)上說:終生遇到災(zāi)難和痛苦的時候,只要口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觀世音菩薩就能“觀”(感覺)到這一苦難的聲音,就會前來解救。

在佛教供奉的諸多菩薩中,人們最熟悉、最感親切的,恐怕要數(shù)觀世音菩薩了。觀世音是梵文阿縛盧枳低濕伐邏的意譯,是遇到苦難“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的意思。亦稱觀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因唐朝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諱,將觀世音略稱為觀音。據(jù)印度的傳說,觀音菩薩原是轉(zhuǎn)輪圣王無諍念的大太子,他與其弟一起修行,侍奉阿彌陀佛,成為“西方三圣”之一。觀音具有“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與一切眾生苦”的德能,能現(xiàn)三十二中化身,救十二種大難。我國自隋唐以來,觀音信仰隨佛教的興盛在民間深入人心,觀音形象逐步脫離印度傳說模式,代之以中國化的女性形象。
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代表樂于助人,見到眾生有苦難,立刻就伸出援手,所以我們稱贊觀世音菩薩是“千手千眼”。千手千眼是比喻,并不是真的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這是贊嘆精明能干之人是“雙手萬能”。所謂是眼到、手到,只要他看到了,幫助的手立刻就到達。在觀音菩薩出家日,我們禮拜觀世音,尊敬觀世音,紀念觀世音,主要是為了學(xué)習(xí)觀世音菩薩的什么功行呢?
首先,我們要學(xué)習(xí)觀世音菩薩的應(yīng)化。觀世音菩薩三十三應(yīng)化身以及普門示現(xiàn),度化眾生的事跡,實在是我們的榜樣。

其次,我們要學(xué)習(xí)觀世音菩薩的自在。自在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去創(chuàng)造,如果我們能自在和任何人相處,任何事我們能自在處理,任何道理我們能自在通達,一顆心能使它自在無礙,任何時間我們都能自在修持,任何逆境我們能自在克服,時時能做到隨人自在、隨事自在、隨物自在、隨心自在、隨緣自在、隨境自在、隨處自在、隨時自在、隨理自在,那么,我們自己不就成了觀自在了嗎?
第三,我們要學(xué)習(xí)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我們可以沒有金錢、沒有愛情、沒有學(xué)問,什么都可以沒有,但是不可以沒有慈悲。一般人只是對喜愛的人慈悲,對不喜歡的人就不慈悲;只對自己家屬親人慈悲,對外人或不相干的人就不慈悲。這都是因為缺乏平等的慈悲。而我們要學(xué)習(xí)觀世音菩薩的是以平等的慈悲、無相的慈悲、積極的慈悲、無對待的慈悲以及無貪求的慈悲去對待一切有情眾生。
第四,我們要學(xué)習(xí)觀世音菩薩的智慧。(普門品)中,佛陀一直贊嘆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無盡意菩薩聞后,就將代表智慧的瓔珞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表示度眾不光是要有慈悲,更要運用智慧;而觀世音菩薩卻不肯接受,這是因為在他的慈悲中已經(jīng)具足智慧,并不是沒有原則的濫慈悲。最后在釋迦牟尼佛的解說下,觀世音菩薩接受了瓔珞,將其中的一份供養(yǎng)現(xiàn)世眾生的領(lǐng)導(dǎo)中心釋迦牟尼佛,另一份供養(yǎng)代表一切有情的真理法身多寶佛塔。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慈悲中的智慧是多么清凈莊嚴!

悲傷的時候有歡笑的表情,歡笑的時候有悲傷的掛念;
忙碌的時候有輕松的感受,輕松的時候有忙碌的進取;
貧窮的時候有富貴的自尊,富貴的時候有貧窮的謙虛;
急躁的時候有緩慢的修養(yǎng),緩慢的時候有急躁的精神;
受苦的時候有快樂的觀念,快樂的時候有受苦的心情;
發(fā)怒的時候有慈悲的心腸,慈悲的時候有發(fā)怒的認真;
得意的時候有失落的想法,失落的時候有得意的喜悅;
擁有的時候有喜舍的個性,喜舍的時候有擁有的感受。

觀音菩薩贊
觀音大士駕慈航,功德難籌亦難量
無量劫前光明主,救渡眾生除三障
化現(xiàn)無數(shù)妙法身,足踏蓮華游十方
常懷慈心聞世音,普施天淋甘露漿
眾生大恩依怙主,無礙笑聲震魔網(wǎng)
念念稱頌觀世音,利益有情在蓮邦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