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行之三——參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1月12日上午10:30時,我們參觀完“國父紀念館”后,前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進行參觀學習。
“國立故宮博物院”位于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筑的宮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它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建筑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的宮殿建筑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墻壁,潔白的白石欄桿環(huán)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共約60萬件,分為古籍、文獻、書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等14類。博物院經(jīng)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館內(nèi)的書畫、織繡等易損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臺北故宮博物院占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墻,充滿了中國傳統(tǒng)的宮殿色彩。博物院的主體建筑分為四層,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層是辦公室、圖書館、演講廳;第二層是展覽書畫、銅器、瓷器、侯家莊墓園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層陳列書畫、玉器、法器、雕刻及圖書、文獻、碑帖、織繡等;第四層為各種專題特展。在第三層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長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距離地面50米,內(nèi)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長180米,高、寬均為3.6米,分隔成許多小庫房,中間為通道,分類收藏著各種文物。
中午,我們在“故宮晶華”餐廳就餐,然后前往臺中進行文化交流。
發(fā)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