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聯(lián)盟 -
翰墨朝野·
-
本來一個很好的專訪,弄得無重點無新意,標題整得題不對文,我也從未說過何時學畫不算晚,且文中也沒有涉及什么時候學畫的問題
您現(xiàn)在的作品在表現(xiàn)形式上可分為微結構、大寫意及小寫意這三個系列。
其中,您最喜歡的是哪一個系列的作品呢?為什么?
-- 我試圖走兩個極端,一是力求嚴謹堅實、陽光飽滿,二是力求水墨淋漓、簡潔抒情,當然也畫一些介于兩者間的小寫意作品。
-- 我喜歡的是微結構系列,一是因為,那是我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想在山水畫的時代感、筆墨特征以及表現(xiàn)力上做些文章,并已初見成效。二是因為,在思想表現(xiàn)上主要以太行山為主題,大太行有著厚重的革命歷史底蘊,新中國就是從太行走來的,這個主題我歌不完畫不夠,每幅作品都飽含著一種情思。在我的體會里,刻畫太行山那銅墻鐵壁般精神,微結構概念是一種有力的表現(xiàn)手段。
微結構山水畫是一個很新穎的概念,您能給我們大概介紹一下么?
-- 微結構山水畫概念,就是發(fā)揮筆墨的優(yōu)勢,將山石的小結構和大氣勢充分表現(xiàn)出來,形成結構突出、質感強烈、陽光飽滿并符合現(xiàn)代人視覺心理、富有沖擊力的藝術特征。
-- 其筆墨特征為,強調筆墨的自然化,拒絕媚俗的描抺和人為刻畫的痕跡,做到一筆下去要帶出一定的結構關系和質感,使筆墨在專業(yè)的空間里馳騁。她是撕破了的線,皴澀坑洼的面,仿佛是用筆墨來雕刻山石。在嚴謹?shù)耐瑫r也強調張弛的對比,筆筆內(nèi)含奔放的筆墨,尤其是需要放松的部分,完全是在結構基礎上揮灑出來的。
--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引入了陽光的自然現(xiàn)象,有力地提升了造型效果,也大大拓展了筆墨的表現(xiàn)力。
-- 在作品中不難發(fā)現(xiàn),我善于表現(xiàn)山石的局部特寫,那是因為山石結構的錯綜變化,構成了典型的點線面和豐富的表情,這么美的天然元素我不能視而不見,要將它成為我的藝術標簽。從情感上,把鏡頭拉近,讓人與山石近距離對話,去聆聽所承載的遠古故事和觸摸那些裂紋的滄桑。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未必都要擠在大山大水中,何況還有以小見大的道理。
當下很多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沉迷運用各種技法,而忽視了對藝術思想的表達。您是如何處理和平衡這兩點之間的關系的?
--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也時常在關注這個事情,縱覽近些年的繪畫,大部分是玩筆墨、玩色彩、玩自我,很少去關注作品的思想性和社會性,這涉及到各個畫種,導致鮮有份量的作品問世。
-- 缺少思想性作品的根源在哪呢?一是社會倡導不夠,主題性創(chuàng)作邊緣化。二是藝術家的價值觀發(fā)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分為兩種情況,一類是成了名的畫家,他們絕大多數(shù)曾經(jīng)以作品的思想深度而成功,可面對市場的誘惑,藝術發(fā)展的責任感淡化了,藝術為社會服務的世界觀降低了。另一類是正在路上的畫家,他們并沒弄清成功的路徑是什么,并不明白作品的思想奠定其深度,深度成就其作品,作品成就自己的道理。
-- 要成為一個藝術家,根基就在于思想性,否則只能成為一個工匠。但凡有影響的人物,正是由于他的思想理論體系才奠定了他的地位,這是條鐵律。
-- 我是從主題性創(chuàng)作的年代過來的,習慣了作品思想性的表達,否則,在畫的過程中也會感到毫無動力。自己是脈絡是這樣的,時代賦予我的責任感,太行成就了我的筆墨,筆墨又為表現(xiàn)太行的底蘊服務。因為我主要畫的是山水畫,不像人物畫那樣直接表現(xiàn)情節(jié),所以我從太行的精神氣質方面入手,或堅毅,或激蕩,或詩情,或追尋,在作品名稱中也都有體現(xiàn)。
-- 即便是寫意小品,也賦予一定的情思,那些水潤純凈的畫面,讓人感受到自然清新的氣息,守住一方凈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我們的平臺上也有許多年輕的藝術家和繪畫愛好者。
對于學習繪畫的年輕人,您會給予哪些建議?
-- 瀏覽學習大家的作品,是我有空必做的事情,值得欣慰的是,咱這個平臺比較純凈,絕大多數(shù)都是專業(yè)性很強的作品,非常贊賞有這么多為藝術而追逐的年輕人,實屬難得。
-- 年輕畫家生長在經(jīng)濟大潮里,需要有一份為藝術獻身的信念,沉下來,不要怕失敗,不要為了迎合什么而放棄自己的執(zhí)著。你選擇了藝術,就意味著要付出一輩子的心血,即使還要兼顧生活,但專業(yè)性的市場在不斷擴大,我想大多數(shù)年輕畫家也認識到了這點,并且也都準備好了。
-- 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要明確一個有積極意義的思想,確定你的思路,找到你的亮點,形成與眾不同的風格,以自己的語言方式來訴說你的衷腸,釋放你的情懷,傳遞你的思想。眼光一定要向前看,要有時代責任感,百年以后回看你們的作品,讓后人贊嘆,啊,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時代特征,千萬不要與千年以前的繪畫混在一起。
-- 那么,具體的該怎么辦呢?到大自然中去,到鮮活的生活中去,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去聆聽生活中的故事。在時下作品缺少思想性、缺少生機、缺少厚重感的情況下,你們年輕人使命在肩,有責任占領制高點,有責任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有思想、有厚度、有時代感的經(jīng)典作品,這樣,大師輩出的時代就不遠了。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關注我,還有更多有趣的藝術故事~